第672章名聲的麻煩
一周后,李諭再次和盧瑟福來到卡文迪許實驗室。
“螺線管容易燒毀的問題我已經解決了”卡皮察洋洋得意道。
盧瑟福驚訝道“真的”
“今天已經開機做過好幾次測試。”卡皮察說。
“有點厲害”盧瑟福端詳了一會兒,不禁問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卡皮察說“很簡單,既然無法快速對螺線管降溫,那就想辦法快速斷電唄,在螺線管未被燒毀時斷電不就行了”
“果然是個實驗天才”盧瑟福徹底折服,這種變通的腦子最適合做實驗,于是果斷道,“我正式通知你,你被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了”
卡皮察兩眼放光,興奮道“謝謝主任謝謝院士先生”
卡文迪許實驗室是卡皮察人生的轉折點,盧瑟福絕對是他的貴人。
短短兩三年中,卡皮察就表現出非常強的物理天賦,盧瑟福申請資金專門給他建了一座“蒙德實驗室”搞低溫研究,卡皮察本人是實驗室的主任。
網上一直流傳一個段子,也源自卡皮察卡皮察對機械方面很有見解,一個廠長請他去檢修一臺貴重的機器,報酬是1000英鎊。卡皮察看了看,隨手撿起一個榔頭,在主軸上敲了一下,結果機器就好了。
廠長立馬后悔,一榔頭怎么值1000英鎊
卡皮察說“敲一下付1英鎊就夠,但知道敲在哪,價值999英鎊。”
他當上實驗室主任后,在劍橋越發春風得意,甚至結識了一位美女老鄉,還是他在蘇聯時期一位同事的閨女,兩人立刻墜入情網,很快結了婚。
劍橋也聘請他成為講師,不過卡皮察講課挺奇怪,動不動前后矛盾,學生要是問他為什么,卡皮察就說“我是故意的,否則你們拿什么思考”
而且他講課過程中有時艱深晦澀,有時又像大白話。
對此他有一句非常經典且有內涵的解釋“我一直試圖讓95的人聽懂5的內容,讓5的人聽懂95的內容。”
不過這老哥在1934年返回蘇聯看望母親時,突然被斯大林扣下,不準再前往英國。
盧瑟福通過私人關系向蘇聯駐英國大使求援,結果對方的回答是“你們英國希望有個卡皮察,我們蘇聯也希望有個盧瑟福。”
人肯定回不來了,為了他的科學前程,盧瑟福果斷把蒙德實驗室的設備全部寄往莫斯科,而且此后一直保持通信,直到臨終前十天,盧瑟福還給卡皮察寄去了最后一封信。
萬幸的是,卡皮察沒有辜負“幼兒園園長”的期望,在莫斯科成功搞出了液氮的超流動現象,也是他今后獲得諾獎的成就。
蘇聯方面當然也很重視卡皮察,給他的地位很高,在蘇聯科學界是領頭的幾個人之一。
大清洗時期,另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朗道被抓,還是卡皮察托人保舉出來的。
到了二戰后期,慈父斯大林同志要求卡皮察造原子彈,卡皮察拒絕了,他不愿意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果被撤了職。直到斯大林過世,才恢復原職。
不過總體看,卡皮察的人生軌跡還是很不錯的。
在科學界同樣打響名聲的愛因斯坦,也受邀來到英國,他在劍橋大學見到了李諭、盧瑟福、湯姆遜幾人。
盧瑟福問道“愛因斯坦教授,你不是昨天就到了,先四處欣賞了欣賞英國美景嗎”
“我是有這個想法,”愛因斯坦說,“不過剛到碼頭,魏茨曼就攔下我。我已經夠低調了,坐的是二等艙,他竟然還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我。”
李諭說“可能是你的發型太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