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有種詭異而瑰麗的美。
對于當下的場面,蘇午覺得安綱看到后依然會心驚肉跳這里怎么會有如此海量的人石
但應該不至于因為過分驚駭,而把他自己嚇暈過去。
“燭照君,萬事小心啊
千萬不可沖動”
安綱還在后頭叫喊著,希望把蘇午拉回去。
他的聲音在山洞內回響著。
蘇午已走進山洞中,臨近了正對山洞通道的那面石壁上的神龕。
那個神龕似的長方形窟窿開掘地位置不算太高,蘇午站在石壁前,正能平視這座神龕,看到神龕內里究竟有什么。
神龕里有一張泛黃的紙張,紙張上有一列血淋淋的字。
滔天的惡意與執迷從那一列字跡中迸發了出來,
落入蘇午耳邊,就變成無數個尖銳的嘯叫聲“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蘇午心中警鈴大作,
剎那運起慧劍
慧劍一下,
萬千魔念盡作飛灰
他凝視著佛龕內的那一列字跡真如,真如佛本是魔
書寫者不知是修行佛法進入了歧途,因而留下這道蘊含著滔天惡意與執迷之念的詰問,
還是其在此處設下了一道題目,留給后來者在白紙以后,隱約還有什么東西,若這是一道題目的話,想來唯有解開題目,才能拿起那張白紙。
蘇午伸手想去摘下那張白紙,
但他手才伸進去佛龕,
四周的人石、五臟石全都蠕動開來,流沙般簇擁在他伸進佛龕的那條手臂周圍,他可以運用厲詭的力量,強行揭下那張白紙,
但孰知此般揭下白紙,會否觸發這殺生石礦脈的其他異變
所以,蘇午思索了一下,就暫且放棄了以蠻力解開紙張。
他盯著那一列血字,
思索良久以后,
開聲作解“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任么會,方得契如如。”
蘇午所言,乃是唐朝一位禪師開悟時留下的佛偈。
此八句佛偈,正解釋了真如究竟是什么。
真如是一切虛空大地,一切真實不虛的東西。
是這一個剎那的所見所聞。
是我。
但我非真如,
我只是真如中的一部分而已。
真如是眾生眼里的萬物,是眾生眼里的眾生。
但不是我眼中的萬物,不是我眼里的眾生。
此即是真如。
留下這八句佛偈的禪師,名為洞山良價,其生卒年正在鑒真以前,蘇午假定當下留下這一道詰問的乃是鑒真,因而以此八句佛偈作為對真如之問的回應。
假若鑒真只是想留下題目考驗后來者的話,
他的這道回答已經契合題目,可以渡過真如之問。
然若鑒真自身淪入心魔之中,
憑其留下這一道詰問,就能引得殺生石礦脈中蟄伏的厲詭拱衛的現象,蘇午自覺無法抗衡鑒真陷入迷惘的心魔,他會立刻帶著安綱脫離此間,
絕不作他想
這道殺生石礦脈,知悉其蹤跡,且掌握著進入礦脈之秘鑰的人,唯有阿熊與井上俊雄。
甚至井上俊雄都只是個添頭,只是代替阿熊保管此物而已
與阿熊相關的僧人,
最出名的那位自然就是鑒真。
此亦是蘇午做出假定的前提,再聯想鑒真曾送給阿熊一道縛詭索,其說不定也親手用殺生石打造過什么東西,這一切,皆與蘇午的假定契合
口中吐出八句佛偈以后,
蘇午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佛龕。
佛龕內的白紙寂靜不動,但白紙上那列血字滲出來的執迷氣息,倏然減退許多。
看著佛龕,蘇午面上浮現一抹笑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