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摹畫出六道天人神韻了”
季行舟看著蘇午收攝而來,凝聚作六部篇章的天人神韻,神色甚為驚訝。他對于此行雖也充滿期待,但亦未曾想到,只是甫入此幻境之中,就能有如此巨大的收獲。
六部篇章,足以成就六宗全新的生人甲了
蘇午亦未料到收集入墨圖之事,會進展得如此順利。
但他更知此般情形更多是偶然造就,摹畫天人神韻之事本也玄之又玄,說不定整場幻境下來,亦只得這六和之章也未可知。
此后情形,一如蘇午料想。
自賀知章之后,雖時有人擊節而歌,揮筆而就,這些詩書畫家而今靈感激發之下,創作出來的詩篇、畫卷,并不比賀知章的六和之章遜色,其中張九齡一首望月懷古開篇一起,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象,便引得今下幻境都微微抖顫著,被同化作了張九齡醉夢中所見的滄海與明月僅此開篇兩句,似已精彩紛呈,壓過賀知章的六和之章一頭。
但是,即便是如此精彩的篇章,卻亦未能摹畫出天人神韻。
可見天人神韻,雖總因詩篇畫作之精彩,而大概率能將之摹畫牽引下來,但也并非是說那些精彩的詩篇畫作,就一定能牽引摹畫下天人神韻。
在賀知章后,又連連有五七人詠詩作畫。
他們揮灑才華以后,各自性靈便被牽引著離開了這道幻境,歸回各自軀殼之中。
蘇午倒亦不覺得氣餒,今次在幻境之中,收獲了賀知章的六和之章,便總算是不虛此行。
而且既然此般勾引性魂,履足幻境斗詩作畫也能摹畫天人神韻,以后亦總有機會,可以多番嘗試這種辦法。
季行舟則趁此時機,將那六和之章摹畫出的神韻,與自身心神交感
六和之章化作絲竹鼓樂之聲,徐徐流淌入季行舟的耳畔,季行舟循著那陣樂聲,便似看到一副畫卷在眼前展開。
畫卷之中,易數變化與詩家心意統合如一,使天意與人心和合。
八卦圖案就此在季行舟眼中浮現,交相轉動開來
季行舟將這六和之章徹底倒映在心神之中,眼底轉動的八卦圖陣跟著消去痕跡,他面有喜色,向蘇午低聲說道“此六和之章,每一章都足以造就一副可以禁錮鬼王層次厲詭的生人甲。
六和甲胄各自禁錮鬼王之后,聯而成陣,可以抗御天詭”
鬼王層次之厲詭,等同于現實荒級以上,災級以下的厲詭。
而天詭便是災級厲詭,以及那些傳說中的神靈之類了。
賀知章摹畫而成的六和之章,帶給蘇午一方的驚喜倒是愈來愈大,并且,季行舟還接著說道“這六和之章,內含易數變化,令某感知深刻此前吳道子作霜煉群神圖之時,某亦曾借助此圖,稍微感應到天理轉動與易數之間的關聯,但尚不能深刻理解此中關節。
今有六和之章,某倒能借此而窺大易,對易數變化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