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多少收視率,楚軒不知道。
但張繼忠親自給他和劉藝妃這些演員,分別打了個電話。
報喜之后,閑聊幾句,言語中充滿了些興奮。
全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第七。
在2004年馬上來臨之際,這個排行應該不會再變。
而在楚軒的模糊記憶中,他記得好像前世天龍八部連收視率前十都沒進。
但現在,有他的參與,有王金花的參與,一切都變了。
“果然,影視劇在拍得不差的前提條件下,還是要靠宣傳。有花姐對我的營銷,也有花姐和張繼忠的聯合營銷,全國才有更多人知道這部電視劇在江浙臺播出,天龍八部的收視率才會直線上升。”楚軒當時稍作感慨。
天龍八部雖然大結局了,但對于楚軒而言,他的事業上進的趨勢還沒完。
楚軒認為,男才女貌這部劇,才是讓他以慕容復為基礎,然后借邱石這個角色一飛沖天的契機。
在前世,男才女貌第一輪央視首播播完后,據大概統計,全國每日約莫有8000萬人次進行過觀看。
收視率沒有具體統計,但肯定是破10了的,比天龍八部可火多了。
不過,這是慢慢累積起來的。
男才女貌是都市劇,在當下古裝劇橫行的年代,大部分觀眾最開始都沒那個興趣去看都市劇。
所以,男才女貌是隨著劇集播出,再經過大力宣傳,然后收視率才如同坐火箭一般上升,一天一個樣。
簡而言之,男才女貌是越播越火,在最開始的時候,收視率遠遠不如天龍八部這個本身就有很高熱度的劇。
故此,王金花才先集中宣傳慕容復,后宣傳邱石,一切都在她的計劃之中。
而隨著天龍八部大結局后落下帷幕,還在香江的王金花通話給營銷團隊,終于是將她對楚軒的營銷的最后一環給灑了出去。
有王金花之前對楚軒這個慕容復的營銷影響力,加上這段時間的對邱石的營銷力度加大,又有張繼忠、林智穎與楚軒本人的互捧事件存在,又有林欣茹的人氣加成及男才女貌逐漸呈火爆之勢。
接下來幾天,市場上漸漸有一件趣事正慢慢傳開。
有些喜歡看報紙的群眾發現。
早報上有楚軒飾演的慕容復的詳細描述,在相對合理的敘述下,將楚軒和慕容復結合描述,將慕容復進行美化,又著重提出了像楚軒這樣表演水平之高的新人演員,國內少有。
中午報刊又有楚軒飾演的邱石的詳細描述,在較為客觀的描述下,將楚軒和邱石結合描述,將邱石的積極進取、對愛的執著、為人暖心等特點大肆宣揚。
晚報又有楚軒本人的個人事跡介紹,比如楚軒是北影大一學生,受到全校師生喜歡,大咖黃雷力挺,又因楚軒為了呈現應有劇情效果主動放棄光環,受到全劇組稱贊,是個有格局有實力的好演員等。
所有報刊描述的內容相對來說都是事實,并沒有過大的夸贊,只是在王金花玩得文字游戲下,巧妙的將楚軒和角色結合,為的就是讓更多群眾能記住楚軒的角色也能記住楚軒本人以及對楚軒的認知更為美好,也有提高下電視劇收視率的目的。
有的群眾看了一天報紙,發現哪哪都不對。
慕容復邱石楚軒不就一個人嗎
這就很神奇。
在潛移默化的觀感下,這也讓群眾不知道楚軒都難。
肯定也會有群眾討厭楚軒的,畢竟沒人會讓所有人都喜歡。
但這無所謂。
不管是喜歡還是討厭,只要你知道了楚軒這個名字,這就代表了知名度。
之所以將三個名字分開營銷,主要是因為一張報紙的版面就這么多,寫的文字也有限制,如果就三個名字全部放在一團那就會造成版面不夠的尷尬局面。
王金花又要詳細介紹這三個人物,那自然就會將這三個名字給分散開。
在王金花處理完楚軒這波最終一步的營銷后,王金花對楚軒的整個營銷計劃全部實施到位,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了,有了市場的反饋,各方娛樂媒體自然會因其熱度而自發宣傳。
而隨著幾天過去,天龍八部的余熱未消,男才女貌登上全國電視劇收視第三,可謂是強勢上位。
又因為熱度一直在上升的楚軒,市場的反饋也是愈演愈烈,漸漸形成了針對楚軒一個人的輿論。
而處在輿論中心的楚軒,被捧上了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