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是紅色的火焰,確切的說是深紅色,這只有七百度的溫度。不夠,不夠,風箱,風箱,給我拉起來。”
“看......,看......,火焰的顏色變了。變成金黃色,甚至是金白色。給我把‘黃’字和‘白’寫出來。這也是昨天才教過的,誰再寫錯,我可是要很生氣啊。”
燒制陶器需要大概三十到四十小時,整個過程不許斷火,甚至還要一直保持火焰溫度的穩定。從開始緩慢升溫,到高溫燒結,再到緩慢降溫,這都是需要有人守在火燒窯前一直盯著。
就這么個控制溫度的過程就是工匠間‘傳男不傳女’的私密,往往是幾代人的經驗總結,是混口飯吃的極端機密。這種寶貴的知識周青峰現在都是公開的教,毫不藏私——實際上他也沒辦法藏私,他巴不得手下能成長的快點。
十五個奴隸連帶阿巴亥都跟著周青峰一起熬這兩天的時間,大量的木材燃料被不斷的投入火燒窯中燃燒,熊熊烈火在夜間都成了額赫庫倫城內少有的一景。引發諸多關注。
周青峰雖然從未燒制過陶器,可他手里有簡單易懂的理論指導。他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干什么事,知道火焰應該維持在何種溫度,知道整個燒制中需要注意哪些關鍵點,知道什么時候就算成功。這些都是千百年來人類知識和經驗的總結,也是未來科學的理性研究。
相比之下額赫庫倫人自己燒制陶器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完全處于瞎摸索的狀態。哪怕是最簡單的陶器,他們只要稍稍出錯也搞不定。
兩天后,火焰熄滅,周青峰開窯觀察。經過兩天的燒制,火燒窯本身就變成了一件陶器,其內部還冒著熱氣。當一件件黑乎乎的罐子被取出來后,熬了兩天的奴隸們都瞪大眼睛。就連阿巴亥都帶著莫大的好奇。
“這就是你做的那個大水缸?”阿巴亥問道。
由于缺乏水井,取水必須到城外的河里。裝水的容器若是小了就得反復消耗人力。周青峰特意燒了兩個大水缸用于運水儲水,有了這東西就能大大提高生產生活的效率。講深遠點,從食物中獲取的寶貴熱量就不會被浪費在來回走動中,可以用于更有價值的勞動。
就這么個不起眼的水缸,在額赫庫倫都是寶貝了。城里無數人跑來圍觀,爬上周青峰家的墻頭,嘖嘖稱奇。
“沒有裂紋,沒有殘缺,缸體整體燒結完成,可以算成功了。”周青峰說完,自己先樂呵起來——不容易啊。別人穿越動不動就搞鋼鐵,水泥,玻璃,火槍,老子卻在搞最低級的大水缸。
就這么個大水缸,都還費了好幾天的功夫,調動了十幾個奴隸一起協作,包含了諸多科學常識,稍有誤差就將前功盡棄。科技進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周青峰一說成功,陪著他勞累的奴隸們也跟著發出陣陣歡呼。這幾日的辛苦讓他們真正學到了些東西,勞動過程也受到一定的尊重。
‘山羊貝子’能燒上好陶器的事頓時傳遍整個額赫庫倫,就連部主烏察都興匆匆的跑來看熱鬧。看到兩口輕便結實又好用的水缸,烏察當即要求買十口。其他貝勒貝子也紛紛前來下訂單。
不過絡繹不絕的人們來了就嚷嚷一聲‘山羊貝子’,周青峰氣的高聲怒罵道:“再喊‘山羊’,老子跟你們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