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好奇什么大戶能培養這樣優秀的女子,我巴不得他們多送幾個過來。”周青峰再看看春妮抄送的各種文稿,這妮子現在已經開始學寫簡體字,工整又好看。相比之下,周青峰只能寫狗爬體,他身邊的金戈更是寫僵尸體。
徐冰笑了笑,拍拍自己送來的文檔說道:“你的工匠招募計劃很成功,我們總共接納了三百多名能力相當不錯的技能人才,后期應該還會有不少。這是他們的花名冊以及手工業發展規劃。我這里要提醒你,在撫順置辦產業太不安全了。還是去沈陽好些。”
關于落腳地點的事,周青峰和徐冰討論過很多回。
撫順不安全,這是共識。周青峰想辦法招募這里的技能人才,也是免得這些人力今后被建奴利用。木匠,鐵匠,石匠,泥瓦匠等等,這些人哪怕為他所殺,也不能留下。
周青峰現在正在擴大對技能人員的招募,比如裁縫,廚子,船工,鞋匠,釀酒的,做豆腐的,幾乎什么人都被收攏進來。這其中釀酒的工匠被徐冰提到跟木匠,鐵匠同等重要的高度——酒精太重要了。
只要花錢,招募人手不難。如何讓他們發揮作用卻不容易。最起碼的是把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安置下來。這就涉及到周青峰將什么地方作為基地。
撫順是肯定不行的,周青峰只打算在這里進行技工的培養和訓練,不會進行大規模投資。沈陽呢?距離撫順不過七八十里,也是前線啊。
可如果搬太遠,難度極大。古代大量人口長距離遷徙的可是個極其辛苦的差事。不要說古代了,哪怕是幾百年后也不容易——民國的時候,一支四川兵出川抗戰,結果戰還沒打,半路上就快全餓死了。
“我們可以先去沈陽,再去遼陽,一路向南......。”周青峰手頭有遼東地圖,攤開了在仔細瞄了瞄。最后他決定道:“去大連。”
現在的大連叫旅順,位于遼東半島的最南端。三面環海,一面通過金州地峽和半島相連,防御上有優勢。旅順有良好的港口條件,海運非常便利。
旅順的地域面積也夠大,土地和水資源都能滿足中期發展需求。由于靠海,漁業和鹽業都能創造巨大財富。唯一頭疼的是那地方沒有什么煤和鐵,尤其缺煤。這一點遠遠比不上撫順。
關于今后的落腳點,周青峰和徐冰已經非正式的討論過很多回。現在看來是要正式確定。這個地點不能距離撫順太遠,也不能太偏僻,不能有太強的當地勢力,又需要有足夠的人口和資源。在撇除了江南,朝鮮,京城之后,能去的地方就只有旅順了。
徐冰也點點頭,她的手指甚至越過旅順跨海向南,“旅順是個不錯的地方。只要在那里站住腳,我們還可以借助旅順做跳板去山東。”
山東的條件比旅順還好,可那里大明的勢力也強得多,光是藩王就有好幾個。不夠強大之前還是別去招惹。
“旅順,就旅順吧。”周青峰用手指敲了敲地圖上的地名,“我讓譚峰的巡檢隊伍去跑跑路,搞清楚沿途道路情況,補給點設置,地方勢力。在搞清楚之前,我暫時在撫順訓練人手,籌備資金和物資。”
“譚峰的巡檢隊伍怎么樣了?”徐冰問道。
“譚峰是舊體系出來的人,思想上很難轉變,他對我的管理方式不適應。沒有財權和人事權的激勵,我看他做事就沒了動力,遠不如剛剛來時那股子熱情。”周青峰冷哼了一聲,“不是自己培養的,終究是靠不住。”
隨著周青峰勢力的擴張,他手下體系變得越來越臃腫。想孫仁這樣奴隸出身的人完全是周青峰自己培養,用起來還是保持高效率。可像桑木匠和譚峰這樣的人,多多少少有些思想上的阻礙。桑木匠地位和勢力都不足以抗衡周青峰,高興不高興都只能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