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青峰搞定李永芳,準備對其抄家之前。剛剛結束戰斗的‘采煤村’村口一片肅殺之氣。幾個近衛隊的士兵正抓著尸體的手腳朝板車上丟,血跡斑斑的地面上偶爾會突兀的出現點人體殘肢。
相比已經堪稱殺人如麻的周青峰,他手下這支近衛隊還非常的稚嫩。這支隊伍不但沒什么戰場廝殺的經驗,甚至連隊員的年齡也大多都是十七八歲。他們正處在戰斗后的興奮和疲憊的交替期,有點神情恍惚。
士兵中,高大牛作為排長站在堵在村口的運銀車隊前。他的年齡也不大,就算是十八吧。他過去長的瘦,個子也不高。跟另一個膀大腰圓排長的武大門站一起,他就跟個麻桿差不多。
高大牛在周青峰這里吃了幾個月飽飯,成為近衛隊骨干后又時不時的吃上一粒‘混元一氣丹’改善體質。接受半個多月的正規訓練后,他的個頭勉強到了一米七,體重增加六七公斤,可還是很瘦。
可就是這支普遍很瘦,剛剛脫離苦海才吃飽飯沒多久,正式訓練不到一個月,正規作戰經驗幾乎為零的隊伍,卻把李永芳手下幾十號打熬多年筋骨的家丁隊伍給打跑了——打成了一個擊潰戰。
‘采煤村’的村口總共倒著十一具尸體,全都是撫順千戶所的家丁。這些裝具齊全的悍卒上馬能沖擊,下馬能破陣,歷來是是李永芳等撫順官老爺維持權柄的重要武裝力量。可這些人卻在近衛隊的攻擊下輸的稀里糊涂。
戰前動員時,周青峰就明白的告知出戰的三個排,這次來襲的敵人將會是撫順城內最精銳的部隊——不開玩笑,這真的是李永芳等軍頭手下的骨干。數量也就只有這么多。大明朝的武將都開始吟詩作賦了,也就邊軍將領還保留部分家丁。
聽到自己要抗擊李永芳的家丁,近衛隊在戰前普遍有了畏敵情緒。周青峰并沒有刻意安撫,也沒有欺騙。他直接把敵人的數量和攻擊時間告訴手下,并且表示他將不參加近衛隊的戰斗。
近衛隊全靠隊伍里三個排長自己指揮——李樹偉主動要求留下掌控局面。可實際上戰斗打響后聽著村外的廝殺聲,這位仁兄握著一把腰刀卻發現自己邁不開腿,渾身冷汗連門都出不去。戰斗結束后看到滿地的尸體,被血腥氣息一熏,他當場就吐了。
不過三個排長的表現堪稱極佳,近衛隊的新兵們也沒有怯場。當嗩吶聲一響,他們還是按照訓練時排列的隊伍殺了出去。而且一上戰場,整只隊伍反而安靜下來——曾經在徐冰手下干過的那批‘老兵’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高大牛不慌,武大門興奮,柴潔躍躍欲試,排長們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人,他們保持冷靜,手下的班長就不慌。班長不慌,手下的士兵就不慌。簡單而流暢的指揮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作為對比,李永芳的那些家丁各自為戰,根本不聽指揮官譚峰的命令。看到運銀的馬車后,連基層伍長都加入到搶掠的行列,家丁隊伍未戰先敗。
高大牛手扶一輛破損的運銀馬車,散落的大錠銀子就在眼前。可他卻從地面的塵土中撿起一柄上好的大鐵槍。
這鐵槍通體溜圓,鵝蛋粗細,一丈五長,槍身用熟鐵打造,槍頭則是鍛鋼反復捶打而成。這鐵槍中空,可分量還是不輕,估摸著得有個四五十斤,一般人根本用不了。
周青峰反復灌輸過戰場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切繳獲要歸公。目前看來攝于他的極高威望以及基層干部的自律和監督,這兩條都做到了。不過繳獲的武器倒是可以通融一二。
高大牛的長矛在剛剛的戰斗中斷了。在突刺的時候,他盯緊了一個相當悍勇的家丁伍長。那截矛頭捅進了其胸口。有大力金剛符的加持,矛頭穿透了皮甲。被捅的家丁臨死前劈斷了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