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自己都不懂急救和醫學,更不可能對張岳靈進行教育。他只能搬出幾本基本的醫學手冊讓張岳靈自學。書籍上的知識讓張岳靈有了對人體總體的認識,血型和輸血的概念成了他首先想要掌握的技術——作為一個仵作,他非常敏銳的意識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
要如何確定血型?存放在冰箱里隨時能拿出來用的血清是別指望了。張岳靈以自己副院長的身份,用最原始的辦法強行對醫院所有護工進行了血型配對——提出血型概念的奧地利醫學家蘭斯坦納是怎么干的,他就怎么干。直接抽血進行凝血配對,區分出ABO血型。
醫院的幾十號護工就成了移動的人體存血庫,都是被標號的。
為了驗證血型,醫院里幾十號護工被張岳靈折騰的雞飛狗跳。由于手生加上不熟練,好多人被他反復抽血,反復配對。張岳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干了這么一件事。現在考驗他的時間到了。
“拿針筒來,給傷員抽血。”
“ABO血型的人排好隊,同樣抽血跟傷員進行凝血配對。”
“血型匹配上的人立刻開始給傷員進行輸血,每個供血者先抽兩百毫升。
“別給老子哭哭啼啼的,要你們點血而已,又不是要你們的命。供血者事后領五兩銀子賞錢。”
張岳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因為他根本沒空多想。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兩銀子的好處還是穩住了護工的情緒。他自己則立刻對傷員的傷口進行縫合,手術準備立刻進行,安排無菌環境。
一切都要求快。
等著被控制的李永芳返回撫順,周青峰也急匆匆跑來醫院來。近衛隊每一個士兵都是他的心頭肉,這是今后擴編軍隊的種子,死一個都能讓他心疼。他回來就問道:“運回來的重傷員死了幾個?”
張岳靈正在手術室里忙的精神高度緊張。幾十個被強行要求輸血的護工面色慘淡,好些被抽了血的人好像被抽了魂似的發呆。當周青峰的問題提出后,醫院的院長孫仁就指著躺著病床上的傷員說道:“我們給他們都輸過血了,一時半會還沒有死的。”
能夠得到輸血,傷員存活的概率大大提高。周青峰連忙上前再次用靈力幫忙傷員康復,確定他們都不會死之后,他大松一口氣,跳起來高聲樂道:“這就是老子的軍隊,超越時代的軍隊。每一個傷員康復后就是老兵。等足夠的老兵成長起來,天下何處去不得?”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