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李如柏還是跟隨父兄馳騁疆場的英雄好漢。李成梁和李如松已經是大明末年難得的邊關良將。二十多年后,父兄早已化作黃土,李如柏也日暮西山成了朝廷廢將。
此番臨危受命就任遼東總兵官,可李如柏卻已經沒了當年沙場爭雄的雄心壯志。李家的勢力更是雨打風吹,不復當年。
當努爾哈赤派人送來書信,李如柏就知道對方想要他做什么——李成梁養寇自重,方才成為朝廷不可或缺的遼東棟梁。眼下努爾哈赤的意思也是希望李如柏不要太積極。
困居金州,權柄散失。
讓蓋州衛派兵,抗命不來。
讓復州衛遣將,老弱上陣。
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眼前這些十七八或二十出頭的家生子,這已經是李如柏最后的底牌。
耗盡了這些,李家就不再是李家了。
可今天李如柏的李家早就不是當年李成梁的李家,他沒有過多的選擇。
“兒郎們,隨我拼殺。”李如柏已無退路,唯有拔刀一搏。他雖老邁,可眼光還在。對面的反賊之強,比當年他父兄的親軍還厲害——能密集列隊,能無畏沖擊,能如臂使指,這就是強軍!
在這等強軍面前,逃跑是不可能的。
越逃死的越快。
想要活命只能去拼。
鋼刀高舉,李如柏仿佛回到過去跟隨父兄征戰的年月。他也曾年輕氣盛,斬將奪旗。此刻他雖須發皆白,卻爆發余勇,一騎當先,“今日不生則是,絕無其他。”
軍陣構成,青光泛起。
李家的家丁也使用長矛,矛頭斜指前方,密集如林。家生子和主人的利益相通,士氣更加堅韌,不會輕易被打垮。李如柏更是一夾馬腹,帶著身邊最后幾名年紀大的家將朝周青峰殺去。
墻式騎陣正在撞擊砍殺那些被驅趕上來的明軍軍戶兵卒,這些飯都吃不飽的可憐蟲正是亂世蟻民活生生的寫照。他們的生與死,苦和淚,悲或喜,根本沒人在乎。他們只是一群被驅趕的牛羊,遲早死在某一方的刀下。
軍戶兵卒被驅趕在墻式騎陣正前方,驚慌失措的人們不是被軍陣撞擊倒地,就是嵌入軍陣隊列的縫隙,被一把又一把的彎刀砍死。
陣前冒出道道血霧,地面倒下具具殘尸。
騎兵連就好比地獄殺出來的修羅,無情的收割人間的性命。而在砍倒上百名軍戶兵卒后,前進的地面布滿尸骸,墻式沖鋒的速度不得不減慢。
李如柏帶人殺了上來,他的軍陣修為比周青峰還高,玩出來的技巧更加熟練。兩百名長矛家丁先是整齊跑動進行加速,接著騰空飛起,人矛合一不斷沖擊而下。
每一個躍飛沖擊的長矛家丁就猶如一發人形穿甲彈,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連綿不斷發起沖擊。領頭的一名家將面生橫肉,大概是從李成梁時代遺存下來的。他渾身閃耀金光,騎乘的馬匹如生飛翼,瞬間殺到周青峰面前,刀刃高舉,口中狂呼:“反賊,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