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的鋼鐵廠非常簡陋,就是工程部搭建的幾個大型木棚。煉鋼爐占用了一個木棚,煉制的鋼水倒入模具稍稍凝固后,就會被幾個工人用簡易吊車吊到鍛機的砧座上。蒸汽機帶動一塊沉重的鍛錘往復升高,重重落下,巨大的力量會把鋼錠砸的火花四濺。
光是鍛機本身的各個部件都在反復的鍛造中被不斷更新,最初鍛錘才幾十公斤,砧座也不怎么結實。而現在鍛錘重量翻了十倍,砧座也變得又厚又重。鍛造的效果也提升幾倍。工業生產就是有這種不斷復制,不斷強化的能力。
鋼鐵廠的鍛機除了生產加工蒸汽機所需的金屬件,還大量生產武器和農具。‘革命軍’之前購買了不少長矛,現在鍛錘下生產的是半身胸甲和頭盔。這些胸甲厚度在兩毫米,八到十公斤的重量,弓箭和彎刀之類的武器無法破防,普通士兵將拿它們毫無辦法。
想要打破這些金屬胸甲必須是擁有一定修為的武將。可當‘革命軍’的小兵都開始穿上這種胸甲,周青峰就不信建奴哪來那么多強悍武將。哪怕是九層修為,能釋放的術法也是有限的——靈力耗盡,累都能累死那些蠻子,莽古爾泰上來也是白搭。
鋼鐵廠鍛造的胸甲還是半成品,后期將送往甲胄工坊由一些女工配上皮革吊帶和束縛的繩索。周青峰伸手抓起一件后輕輕敲了敲,感嘆道:“可惜我目前沒有好馬,也沒有足夠強壯的士兵,否則就可以玩胸甲騎兵了。”
在冷兵器時代,胸甲騎兵是典型的重騎兵。他們發起墻式沖鋒時敢于沖擊敵人重兵集團,強行突破敵人陣勢,攪亂敵人任何反抗行為。現在這些胸甲將用來裝備少數精銳部隊,畢竟它們數量還不夠多。
“我還要在冷兵器時代待多久呀?”周青峰吐槽道。
“知足吧,別人想要你這些冷兵器都還沒有呢。”趙澤跟在一旁說道:“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產量,拼命提升產量。如果我們的近衛隊全員披甲,那就是一股還可怕的軍事力量了。”
周青峰放下半成品的胸甲,又走到另一臺鍛機面前。這臺鍛機的鍛錘更小,卻用凸輪控制了整整五個錘頭。不斷落下的錘頭鍛造的就不是胸甲了,而是次一級的農具。
遼東半島馬上就要進行大規模的農耕,周青峰正在到處購買耕牛。鋼鐵廠目前要生產上萬個犁頭才能保證即將到來的春耕能順利完成。除了耕犁,鐵鏟,鐵鍬,鐵鋤,菜刀,鐵鍋,這些東西都是目前‘革命軍’急需的。
蒸汽機帶動的鍛錘是日夜不停的工作,每個砧座前就是一名揮汗如雨的鐵匠。周青峰靠近時,正是一班鐵匠在換班。由于工作環境惡劣,鋼鐵廠的鐵匠每工作兩小時就會休息,干夠六小時就可以下班。
看到換班的鐵匠,周青峰就上前詢問:“幾位師傅,這鍛錘好用嗎?”
換班的鐵匠都赤膊上身,被高溫烘烤的面膛發紅發亮。看到周青峰上前,他們一時躊躇,正琢磨著是不是要下跪。
“別太害怕,我就問問,就當聊聊天嘛!”周青峰故意笑大聲點,讓換班的鐵匠輕松些。鐵匠們跟著呵呵傻笑,半天后才有人開口道:“少帥,這鍛機真是好,力大,勻稱。在這干活可比我們過去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