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算成功了?”周青峰傻傻的問道。他沒見過老式紡紗機的低效率,根本感覺不到眼前這臺機器有啥革命性的進步。反正不管怎么看,眼前這些東西都像是博物館里復刻的老古董。
趙澤對紡紗機的平穩運作深感滿意,可看周青峰那副傻樣卻不得不揮手道:“算了,我就不該叫你來看。我知道你小子根本不懂這工業進步的美妙,你還是去玩你的軍隊吧。”
“別介!我可是很有誠意來看的。”周青峰繞著紡紗機轉了半圈,又對旁邊一人喊道:“蔡志偉,來給趙部長跟這部紡紗機畫個合像。這么偉大的一刻必須留念。”
御用畫師蔡志偉跑出來,倒是對眼前這一幕表示極度驚訝,“趙部長真是大才,大才呀。我家母親也曾經紡紗織布,搖一夜的紗輪不過紡織三四兩棉紗。日夜不息累的腰酸背痛,頭眼昏花。可這機器動上一天,抵得上紡紗婦人三四個月的辛勞。厲害,真是厲害!”
終于來了個識貨的,馬匹拍的也好。
趙澤聽得哈哈大笑,他在紡紗機旁邊站著不動,連忙招呼蔡志偉來給自己畫像。這名留青史,澤被蒼生的偉業,誰能不愛?
不識趣的周青峰又拉來幾個制造紡紗機的工匠,詢問這機器的產量和細節。事實證明,他創辦木材加工廠的決定是對的。
這里不但生產大量普通生活日用品,也很快跟機械廠一樣成為‘革命軍’重要的設備生產地,甚至比經常缺原材料的機械廠更加重要。畢竟遼東這地方木材是可以充分供應的。木材在今后幾百年都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
徐冰靠近周青峰,低聲說道:“我剛剛跟趙澤商量過,在鋼鐵產能無法提升之前,還是加大一下木制機械的生產。我打算來一波狠的,把從白蓮教哪里弄來的白銀砸它五十萬兩下去,招募更多的人手擴大產能,順帶將整個棉紡工業的全產業鏈都建立起來。”
木材加工廠的成功給了‘革命軍’高層無比的信心。讓他們認識到工業發展也不單單是煤鐵的事,水力和木材同樣發揮巨大作用。
棉紡工業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大明的山東,河南,江南都是棉花產區,原材料供應不成問題。現在一畝棉田產籽棉大概六十斤,軋制后得皮棉二十斤。皮棉到紡紗中間還需要七八道工序,紡紗之后還要織布才能成為可以上市的商品。
這條產業鏈復雜可技術含量不高,搞定它就可以將半島上大量原本低效利用的女性發揮出強大的生產能力。對于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巨大的好處。到時候消耗當前的幾十萬人口都跟玩似的,甚至會讓‘革命軍’覺著人口不夠用。
“棉花在秋季采收,雖然現在入冬了,可還有不少棉花在產地等待加工。我已經派人去采購,這其中主要采購放在山東,哪里的白蓮教體系正在成為我們的附庸。清理改造之后就是個非常好的商貿網絡。”徐冰說道。
周青峰回頭看看正在紡紗機旁邊‘定格’的趙澤,歡快笑道:“看著這一件件超越時代的機器出現在眼前,真是令人感到光榮和喜悅。也幸好有大家一起才能成就這一切。否則光靠我一個人,真心干不了這么大的事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