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翰點頭道:“我知鳳英是忠厚人,本官待你不薄,今后也必然多多照顧。我大明終究是國勢強盛,錢糧豐富。只要朝廷痛心革弊,還是大有作為的。你可千萬莫要辜負于我呀。”
譚峰一愣,又重重應下——感情這李維翰是有所顧忌,也察覺到亂世之中掌握兵權的重要性,生怕譚峰跑了又回周青峰那邊。而這主意還真就在譚峰腦子里轉了好幾圈,只是想起當初被趕走的羞辱,實在咽不下那口氣。
李維翰這次從遼陽要帶走一萬多兵力,連帶還有好幾千地方官紳及其家眷。這其中不單單有譚峰的兩千多人馬,還有之前投靠的楊家兄弟也收容了一千多人。
楊家兄弟軍戶出身,落草為寇,匪氣濃厚。他們帶的兵比譚峰的部下還不如,拖拖拉拉的從城內走出來就是一伙地痞流氓。這些家伙猛然看到一支強軍在自己面前,竟然慌不擇路的朝回縮。
楊家兄弟倒也不管自己的人馬,他們壯著膽子帶上當狗頭軍師西門哀朝近衛隊身邊湊,直到近衛隊士兵放平長矛要他們遠離自己警戒區為止。三個人一直都覺著軍隊跟匪徒其實都是一體兩面,從來沒想過能有這么嚴整的軍隊。
“軍師,你可見過這樣帶兵的?”兄弟倆遭受震撼之余,便來問西門哀,“這樣一個兵得花多少銀子呀?你看他們身上穿的甲,那應該是鐵的吧,至少一百兩。這眼前這么些人,豈不得好幾萬兩銀子?嘖嘖嘖,有這么多銀子干什么不好?竟然用在這些兵丁身上。”
西門哀知道周青峰厲害,卻不知道他能厲害成這樣呀。近衛隊的軍容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哪怕史書上記載的幾支強兵都比不上的。他不得不嘆道:“快走,快走,反賊勢大,這遼陽是不能待了,我們還是去錦州為好。”
只是楊家兄弟卻私下嘀咕。弟弟楊威就對哥哥說道:“我們之前跟那周青峰也算認識,要不去‘革命軍’套個近乎?我們這也不少人了,投靠過去興許也很混個官職當當,好歹打點秋風弄幾套鎧甲穿穿也好呀。”
哥哥楊邦覺著有道理,他又覺著自己一家勢單力薄,干脆跑到一同逃難的遼陽官紳中鼓動幾句,勸的不少人一同前去拜見這支近衛隊的將官,想要投效。
只是一群人去了卻碰了滿鼻子灰,周青峰根本不見,只說想投效便留在城中等待甄別,查清身份后再做安排。楊家兄弟頓時垂頭喪氣,盤算一番還是跟李維翰走比較好——還是大明的官吏比較‘講道理’,只要給錢就辦事。
遼陽城中勢力最大的卻不是李維翰帶著的明軍,而是盤踞在此兩百多年的葉家。周青峰要趕城中官紳滾蛋,不少官紳卻舍不得自己的產業,還想留下來討價還價。只是等明軍一走,近衛隊立馬清點城中剩余人口和物資,準備搬空撤離。
周青峰這次行動不但帶來了近衛隊,還帶來好幾千人的民兵。徐冰也派人前來接受城市,曾經生在此地的葉二娘更是趾高氣昂的回來了。她先是不動聲色的把自己的名帖送到葉府,然后派人不斷的查抄葉府在遼陽的產業。
糧鋪,布莊,藥店,酒樓,茶館,典當,一查一個準。
葉二娘化名春妮在周青峰身邊待了整整一年,做夢都在想如何把葉家給拆了。店里的伙計掌柜看到她出現,全都要愣神喊一句‘二小姐’。‘革命軍’的人要查抄也沒人敢出來阻擋——傻子都看得出這消失一年的庶女回來報仇了。
“光是城內我們就查到大大小小十幾個糧鋪,存糧加起來超過二十萬石。”葉二娘很清楚周青峰想要什么。她根本不需要如何哭訴祈求對方的支持,只是在查抄的當天就向周青峰通報葉家掌握的家財就夠了,“葉家盤踞遼東兩百多年,遼陽是他們老巢,存銀不下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