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綎有點聽不懂周青峰的話,卻也品得出這位反賊大帥并不怎么待見自己。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都已經投降了,他還能說啥?
對于這投閑置散的處置,劉綎點點頭謝恩,可他身邊的家將卻頗為不忿。周青峰看他們臉色不悅,冷笑說道:“各位若是想看我倒履相迎,那就錯了。對于老將軍的幾千家丁,我可以收下進行改造,打亂編制使用。對于你們,先當一段時間戰俘吧,想搗亂的就處死。”
周青峰語氣冷冽,葉娜按劍凝視。就連送這些劉氏家將來的韓石都當即把臉一沉,要在政治態度上跟自家大帥保持一致。劉綎心知這是新主對自己的忠誠不認可,只能掉頭來安慰己方家將,讓他們‘既來之,則安之’。
四月初,北進支隊便完成此次威懾任務南下返回。通州的漕運船只眾多,部隊連帶俘虜一萬多人,基本上乘船沿著運河離開。兩天后抵達天津。
天津此刻已經是不設防,原本在此地的薊遼總督薛三才帶著城中官紳逃的不知去向。周青峰輕松占領這座大城,順便向在大沽口的尹虎報信,讓他到天津來匯合。
再見尹虎時,這位‘革命軍’的救火隊長兩眼通紅,臉頰下陷,形容憔悴。近一個月不見,感覺他瘦了十幾斤。他看到周青峰的第一句倒不是問戰況,反而大喊了一聲:“我要睡覺,我累死了。”
周青峰去了京城搗亂,尹虎在大沽口承受了莫大壓力。負責后勤的他每天每夜都睡不著,生怕周青峰出了什么事,‘革命軍’的大好局面猶如曇花一現,就此完蛋。等看到周青峰好端端的,他就猶如繃到極致的弓弦,急需放松休息。
周青峰拿下天津,加上李樹偉控制了登州,整個‘革命軍’困守遼東半島的棋局就活了。整個渤海灣都在‘革命軍’船運的范圍內,沿海各地都是兩天海路范圍,這在古代就是巨大的交通優勢。
京畿大勝的消息由快船送往蓋州,駐守在那里的趙澤和徐冰頓時大松一口氣。徐冰甚至丟下前線的事務,抽調行政部的數百人精英趕往天津,支援周青峰的戰后清理恢復工作。
兩人見面,周青峰就調侃道:“這沒有無線電就是麻煩,傳遞個消息得好幾天。想見個人真是如隔三秋。”
時空孤島內的無線電設備不少,可帶到明末后都發生異化。哪怕是專用的手持對講機也變得無用,通訊距離大幅縮短。徐冰在跟周青峰擁抱之后,大大咧咧的坐在他大腿上說道:“大不了搞火花式收發報機,這不是大問題。問題是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明軍的無能讓‘革命軍’以很小的代價就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這個局面來的太快,讓原本還想做長期艱苦戰斗的穿越者們都大喜過望。可接下來該怎么走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天津這個城市很重要,不利用起來就太浪費了。明廷那邊也不會輕易屈服瓦解,這里依舊是戰爭前線。”周青峰在天津衛指揮使的衙門大堂上伸個懶腰朝后一靠,輕聲說道:“因為這里形勢復雜,我想把遼東半島的行政,工業和農業體系復制一份,用在天津。”
“你想把天津作為我們新的中心城市?”徐冰問道。
“天津之所以成為京畿門戶是有原因的。”周青峰從京城回來就在考慮后續的發展問題,“我們可以在遼東半島發展農業,可工業卻搞不起來。天津則交通發達,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我最看重的一點是天津距離唐山很近,而唐山有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