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巾商人也是頭一回見到女兵,倒是仔細打量了一番。這些女人抬頭挺胸,面容嚴肅,姿態從容。其體格健壯,衣著打扮跟尋常婦人大相徑庭,確實是一番不尋常的風景。
男女分開排隊,方巾商人就聽身后有人對女兵嬉笑評論道:“這些賊婆子雖然粗手大腳,卻長的好看。看她們臉蛋紅潤的好像抹了胭脂,說話有力,真是神氣,跟我家婆娘大不相同。就是不知夜里壓在床上是個什么滋味?”
男人調笑女人,少不了便是床榻上那些事,總是覺著得不到的便是最好。隊伍中又有人笑道:“‘革命軍’規矩大,據說最近要搞什么《婚姻法》,還要管老百姓結婚生子。男女都要十八歲以上才能婚配,低于這個歲數便要把女方父母和男方抓去服刑。”
“十八歲才婚配?這不就是老姑娘了,還怎么嫁的出去?”
“可不是么。這天津城的百姓可是民怨沸騰,都在罵那個什么大帥多管閑事。”
方巾商人聽到這話,卻是仔細思量。民間女子婚配大多十四五,十二三的也常見。他就想著若是女子十八歲才婚配會有什么好處——現在誰再說‘革命軍’反賊沒腦子是一幫蠢貨,那肯定是要被朝廷大佬嗤之以鼻的。
這情況也好理解。后世兩次鴉片戰爭之前,滿清官員說英國蠻夷的膝蓋不會打彎,用黑狗血之類就可以抵御火炮。等到被暴揍一頓后,那就是驚呼列強天兵不可戰勝了。
現在大明的官員痛定思痛之后興起了一股反思潮,被大炮火銃轟過的腦子好歹要開化些。所謂‘師賊長技以制賊’,意圖學習反賊以自強的人不在少數。
方巾商人心里先入為主,就認定這男女十八歲婚配定然有其妙處。他很快就想到‘女子年長幾歲,體格更好,生育更加容易,少了許多人間慘劇’,心中不禁嘆道:“看似只晚幾年婚配,可這反賊卻能體察民情強行推廣,目光長遠。此乃善政,朝廷當推廣之。”
方巾商人帶了百來兩銀子,入城時也被攤開檢查。他看士兵不斷翻檢,還以為對方定然會拿走一些。可檢查的士兵分毫不動,反而問道:“這位先生可是要經商?”
“正是。聽說天津布匹價廉物美,孫某特來進貨。”方巾商人客氣說道。
“若要經商,我‘革命軍’有專門的商業市場。”士兵還拿來一本小冊子,甚至還有一份報紙,遞出說道:“這是商業手冊,里頭有與我方經商所需注意的要點。還有我方最近出售和收購貨物的價格。這報紙上是我‘革命軍’各地新聞,先生讀一讀定然有所收獲。”
這士兵不亢不卑,言語從容,條理清晰。方巾商人心里頗為驚訝,斷定對方是個讀書人,絕非尋常兵丁,“這‘革命軍’內人才濟濟啊,區區一個守城的軍士看似尋常,卻竟然如此厲害。最難得的是他們竟然不貪財,推而廣之的想,這就太可怕了!”
只是入個城,這方巾商人就驚訝了好幾次。不過他進了天津城后卻沒按軍士的話去城內新開設的市場,反而東張西望的順著街道鉆進城中小巷,尋著一家掛著‘云來’旗幡的客棧。他進了客棧就走到柜臺前說了幾句‘切口’,掌柜不動聲色就給他安排了房間入住。
進了屋子沒多久,門口敲擊幾下,進來個渾身油膩的年輕人。看模樣是這客棧里的伙計,他一見方巾商人便稽首道:“小的拜見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