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化拿到這‘革命軍’的銀元便再次感受到了這工業技術的魅力,他對著光仔細看沖壓模具在銀元上印出精細的花紋,那一條條一絲絲絕非人力所能為。銀元上的花瓣甚至還有高低上下的立體區別,最難得的是每一枚銀元都是如此,完全一模一樣。
“神技,真乃神技!”孫元化不顧自己還在銀行的柜臺前,便對這高質量的銀元大加贊賞。大明朝廷也鑄幣,可鑄造的圖案絕對沒有這沖壓的精美。這凹凸有致的紋理,邊緣的齒紋,甚至是銀元的耐磨性和辨識性都讓它成為一件藝術品。
‘革命軍’的貨幣分五種,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分成銀幣和銅幣兩類。孫元化都仔細看過,又向兌換的銀行人員問道:“來換的多嗎?”
“一開始不多,不過我們發薪水和對外采購都用銀元,很快大家都明白這東西的方便,自然就喜歡了。”銀行的人說道。
孫元化手抓銀幣,腦子里就開始飛快的想象。一會的功夫他竟感到頭腦眩暈,無法判斷這小小銀元將會產生何等巨大的影響——朝廷上下還只覺著‘革命軍’這伙反賊就是炮狠甲厚,士卒敢戰。可人家的能耐已經超乎朝廷大佬想象了。
這不對比還好,一對比真是叫人心生絕望。‘革命軍’的這些賊酋做什么都高屋建瓴,所謀甚遠,而朝廷那些官僚一個個都蠢的像豬——這簡直就是對豬的侮辱。
貨幣這東西是百姓日常少不了要用的,商業流通更是需要。可大明的貨幣用銀兩則很不方便。一兩銀子幣值太大,一個銅錢幣值又太小。而且在銀子上作假是很多奸商必備的能力,所以做買賣有很多功夫其實是花在如何甄別銀兩的真假上。
市面上都是碎銀子,那都是商家用剪子不停剪啊剪成那樣的。每次買賣還得對碎銀子稱重,這其中的麻煩就別提有多大了。而‘革命軍’這銀元造型精美,看著就上檔次,幣值固定又難以偽造。這對于商業流通來說必然大受歡迎。
只要‘革命軍’不斷提供這些銀元,光是吃鑄幣稅便是一大筆錢——一兩銀子是沒辦法兌換同等重量的銀元,銀元里是摻了大概十分之一的銅。
趙澤正在遼東半島大規模生產沖壓機,日夜不停的將融化的白銀變成銀元。等到市面上的白銀不斷換成‘革命軍’的銀元,老百姓心里很自然就會傾向于這伙反賊。這潛移默化的意識侵蝕遲早發揮大作用,這可比打幾場勝仗還厲害。
孫元化才來天津第二天,就受到了這么一個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