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就一個保暖的事,就看出‘革命軍’對底層很是照顧。若只為少部分貴族服務,壓根不需要這么多煤。黃太吉對此倒是點點頭,說道:“撫順也有煤,等我回去便命人多多開采,讓那些奴才日子好過些。”
黃太吉說的簡單,可谷元緯卻欲言又止。他注意到剛剛那些民工用的工具都非常精良,鏟子,鋤頭,鐵鍬,撬棍之類全部都是金屬的。相比之下女真人的奴仆大多還在用木制工具,效率天差地別——用木制工具挖煤,到底是讓奴才日子好過還是難過?這就不好說了。
再加上挖煤是重體力勞動,要給奴隸吃飽吃好才行,否則又是大批量的死人。女真人有沒有如此善心不好說,光是這份管理能力就是挑戰——這些問題,谷元緯都不好當面說。
由于道路封閉,‘天唐木軌’禁止外人通行。黃太吉這個‘考察團’只能走小路,從沿途大量村莊城鎮緩緩前進,三四天的時間也沒走多遠。不過這樣慢慢走,黃太吉還是發現奇異之處。
由于大量施工人員需要吃喝拉撒,大米小麥之類的主糧可以從后方運,蔬菜魚肉往往就地采購。看過工地民工的伙食,黃太吉等人都驚呼不敢相信——別說女真人喂奴仆了,就是漢家地主養長工也頂多米飯吃飽,葷腥是極少見的。
農戶人家往往會在家里備上一小罐豬油,遇到農時要犁地插秧收割等重活時才拌飯吃,以此保證體力,否則真的會累死。可‘革命軍’的工地伙食好的過分,連黃太吉都覺著過分。更讓他感到不解的是工地附近的農戶人家居然很樂意將自己飼養的雞鴨送來。
每一個工地就是一個小集市,能在工地上干活的人儼然就是一個個財主。他們按月領取薪水,就有消費的能力。雖然大多數也是窮人,舍不得花錢。可只要他們購買一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就能制造一個繁榮的市場。
每個工地上都能看到挑擔買菜的農戶,工地上的如桑全來般的工頭會跟他們討價還價。還會有一兩個吆喝的貨郎,售賣各種最便宜的貨物,為民工提供服務。甚至還有幾分錢就能爽一次的娼妓出沒,到處招攬生意,于野地樹后就把事給辦了。
造價幾十萬上百萬銀元的‘天唐木軌’除了大量的建材采購,薪資支出也是很大的一部。這些錢就借助工地上一個個民工流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極大提升經濟發展。讓底層老百姓自然而然的依附到‘革命軍’周圍。
“為什么來的都是農戶?那些鄉間的士紳呢?”谷元緯的印象里,像這種賺錢的事必然是一個個盤踞鄉間的士紳,鄉老,族長,官吏來組織。斷然沒有讓單門獨戶的泥腿子占這個便宜。
“沒有什么士紳了。”劉福成哀嘆道:“不是逃了,便是死了。‘革命軍’最狠的便是這一點,他們毫不留情的派兵來,殺人如割草。
以前我也看不懂,總覺著這‘革命軍’沒了士紳支持必然不長久。可現在沒了士紳,竟然連敢反抗他們的人都沒了。那些泥腿子得了好處便不知多歡喜,朝中大臣都直言看不懂。呵呵……,他們哪里是看不懂?他們分明是不愿意看。”
劉福成說完,谷元緯便是默然。只有黃太吉看著小小工地,小小的集市,以及那些為幾厘錢而歡喜的泥腿子,連連長嘆后說道:“這便是治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