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布價格比市面上任何一種棉布都低,于是周青峰干脆把成衣銷售的價格降到跟買布匹自己做衣服差不多。這售貨員把成衣的價格跟布匹的價格爆出來,李老頭立馬能算出這其中的好處——耶……,這等于不要錢就有人給自己做衣裳了。
“老爺子,您千萬別以為自家的老婆媳婦做衣服更劃算。其實一點也不劃算,現在女人也可以出來掙錢哪。與其在家里做衣裳,不如在外頭找點活,賺的還更多。再則我們這成衣真是便宜,還有這花色款式,都是別地沒有的。您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啊!”
售貨員這一鼓動,順手就把商隊里幾件小孩的衣裳朝老李頭的孫子輩身上比劃。還真別說,制衣廠里做的童裝就是好看。老李頭看得哈哈大笑,缺牙的大嘴都合不攏——買下,買下,都買下!
這一下,老李頭全家一人一件新衣裳就算到手了。售貨的也高興,賣成衣的提成還高些——周青峰就是要讓社會不斷分工。他要讓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徹底完蛋,讓底層老百姓只掌握一兩種工作技能,老老實實的在他打造的社會體系中當一顆安穩的螺絲釘。
外面穿的衣裳買完了,里頭的內衣要不要?內衣買了,還要被褥吧。冬天來了,一大家子總不能窩在烏拉草的草堆里湊合了吧?這被子肯定是需要的。
‘革命軍’的制衣廠可是提供全套寢具的,這些都要花錢買吧。被褥都有了,冬衣也來幾件吧。
還有吃的呢。
咸鹽是必須的,大醬也是隨手買的,大量魚干也便宜的很,還有些孩子吃的零嘴也花不了幾個錢。這些副食品都是新開的幾家工坊生產的,員工都是從農業人口中招募。由于面對百萬級的市場,售價都可以壓到很低。
過去咸鹽貴的要死,也難吃的要死,老百姓甚至舍不得朝菜里放鹽。現在‘革命軍’的鹽場大規模曬鹽,一個鹽田動不動就幾噸鹽出來,鹽的價格因此暴跌。
老李頭看著用馬糞紙包裝的精鹽,忍不住是又笑又哭。過去買鹽必須買官家的黑鹽,不買還不行。現在隨便買賣,想要多少都行——自打‘革命軍’點開曬鹽這項工藝,私鹽販子徹底絕跡。因為這東西實在買不起價格了。
或者說‘革命軍’成了最大的私鹽販子,還是手握刀槍,大規模武裝販賣的那種。
大醬是黃豆做的,是目前老百姓唯一能吃得起的調料。現在普通人家的飲食都極其簡單,能吃飽飯就極其滿足,菜什么的基本沒有,就著點大醬就覺著很美味了。此外魚干什么的幾乎成了‘革命軍’的特色產品,海里的魚仿佛撈不盡,大人小孩都能吃上。
除了這些吃穿,商隊還帶來了大量生活用品。
鐵鍋,要不要?
這可是好東西呀!
窮苦人家若是有一口鐵鍋,那都是值錢家當,能換個媳婦的。
針線,要不要?
這也是好東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