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的炮兵在戰場上表現的極其耀眼。短管重炮用來對付出城的敵軍,大口徑的臼炮用來摧毀對方的城防和城墻。數萬民兵更是將整個濟南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逼著城中各路官紳不斷絕望自殺,乃至焚城。
相比朝鮮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山東各地的城池個個都富得流油。徐冰給甚至親自帶隊前往濟南負責戰后清理,她給周青峰的戰報中就表示山東人口又多,地方超繁華。好多官紳都是百年世家,看著不起眼的家宅中屯著大量財富。
“打山東真是太對了,這次我們要爆賺一把。”
“光是打破濟南府,我們今年的收入可以暴增十幾倍。”
“這還只是一座山東城池,后頭還有好多地方等著我們去拿下呢。”
“對了,孔府的人居然主動派人來接觸我們。希望得到某種程度上的妥協或者說赦免。他們表示愿意交錢免災,我把他們給拒了。報紙上正在為清算孔府做輿論引導,目前社會輿情洶洶,反對的人可不少。”
周青峰打朝鮮,壓根沒人在乎。和卓打山東,全天下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這強烈的對比讓這位大帥心里好苦,真是郁悶透了。
徐冰說有人‘反對清算孔府’,周青峰直接批示說:“后世多爾袞入關,孔府也不想留金錢鼠尾,希望得到優待。可等多爾袞宣布‘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他們剃頭剃的比誰都快。你跟他們比臉皮厚,你就輸了。為了防止腐朽文人的反撲,必須鏟除他們的根。”
山東的土地資源比遼東和天津要大的多,‘革命軍’猶如燎原之火燒毀那些地方宗族和官紳勢力,讓底層百姓得到解放。而濟南的攻克也向整個山東的敵對勢力表明,在火槍和大炮面前,任何頑抗都是毫無意義的。
大量的官紳開始南逃,可大量的百姓卻選擇留下來等著分田地。濟南拿下,后續的戰斗難度大大降低。兵無守志,將無戰心。有不少地方官員自覺自己沒什么劣跡,干脆開城投降,好歹保住一條性命。隨著時間推移,地方局面可謂是傳檄而定。
而在鎮江……
半個月后,周青峰的參謀不但給他穩定了局面,還在吵架吵了幾天后給出了后續的朝鮮攻略——就以鎮江作為基地,編制訓練一支朝鮮治安軍。兵員就用目前被俘的朝鮮士兵,帶路黨進行輔助,軍官則用近衛隊的人填塞。
這個方案迅速得到周青峰的認可,他命令從旅順方向運來更多的糧食,填飽更多朝鮮士兵的肚子。新部隊編制完成后也不做過多訓練,他借助后方支援的幾十艘大噸位運輸船將近兩萬多人的部隊從鎮江出發,跨海航行兩百公里抵達朝鮮西岸的大同江。
艦隊溯江而上,直接出現在平壤城外。
平壤和漢城是朝鮮僅有的兩座大城。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城中的朝鮮守軍就好像面對天兵天將。姜弘立在鎮江完蛋的消息早就傳了回來,朝鮮為此也是驚慌不安。可他們只顧著防御敵人從北面陸地殺來,卻沒想到周青峰嫌朝鮮山路太難走,干脆走海路來。
攻打平壤都根本用不著近衛隊出手,新組建的朝鮮治安軍表現出極其強烈的作戰**。這幫家伙還用著自己原先的老式火繩槍,不過卻接手了周青峰看不上眼的好些騎炮。他們對得到那些全重只有八十公斤的小炮感到莫大的恩寵,覺著這才是真正的鎮國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