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雪年騎著一匹馬沖出了平壤城。
近衛隊有四個營駐扎在城內。可為了防備意外,還有兩個步兵營駐扎在城外。他聽示警的嗩吶聲從城外傳來,當即策馬前往城外的步兵營。
在城外指揮步兵營的是李彥曦。這個曾經首戰建功的小班長一路升官到團長。可周青峰最終發現這種提拔辦法完全是在拔苗助長,對誰都沒好處。李彥曦被踢到金州大學進行了半年的強化學習,最后被降級指揮一個步兵營。
當喬雪年帶著自己找來的十幾個參謀趕到軍營,李彥曦剛剛把部隊集合起來。后者一看喬雪年出現,立馬問道:“出了什么事?”
“目前只知道有一支外來艦隊出現在江面上,我問過幾名朝鮮官員,都說應該是南面偽王李琿派來的龜甲船。”喬雪年只聽到示警的嗩吶,具體軍情完全不清楚。他對李彥曦喊道:“把你的騎兵派出去,向河岸方向偵查前進。”
“我的騎兵已經出去了。”李彥曦說道:“我的營也完成編組,隨時可以行動。”
“那就等,等消息明確再說。”喬雪年目前等于是旅部下來強化各個營指揮能力的參謀,在沒有周青峰親自插手的情況下,他只能跟各營主官商量著辦。
軍營內,所有士兵都動員完畢。幾門營屬火炮也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擊。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內又響起嗩吶聲,又一個步兵營外加一個炮兵連出城支援。另外兩個步兵營和剩余炮兵坐鎮城內充當預備隊,也負責壓住城內局勢。
十幾分鐘后,隨著偵查騎兵的不斷來回,戰場情況逐漸清楚——從大同江南面出現一支李氏偽朝的艦隊,他們冒險進入了狹窄的河道,看樣子是專門為摧毀新修建的碼頭港口而來。
從南面陸路還出現一支朝鮮步軍,人數在兩三千左右。他們已經突破了外圍警戒部隊的攔截,向平壤城方向殺來——平壤到底是朝鮮的地盤。周青峰來了才一個月,雖然收攏不少民心,可還是有不少人心向李氏政權,暗地里通風報信的。
得知敵人才來了兩三千人,喬雪年等參謀都大松一口氣。他們通報周青峰希望得到大帥親自指揮。可周青峰卻在城墻上端著茶杯下令道:“這么點敵人也要我來指揮?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吧。注意多派些炮兵對付江面上那些龜甲船就好了。”
說得也是哈……
周青峰的冷靜給了所有近衛隊指揮官最大的支持。城外的三個步兵營加一個炮兵連立刻組成一個攻擊集群,他們由李彥曦和喬雪年等軍官和參謀構成聯合指揮部,以馬車代步快速離開了軍營,向平壤南面前進。
考慮到周青峰說要多派炮兵對付龜甲船,聯合指揮部命令獨立炮兵連帶八門火炮向港口碼頭方向布置。而他們自己則只帶了三個營剩下的四門火炮迎戰正快速襲來的朝鮮步軍——三個營也不跑太遠,就在港口側翼,距離平壤城一公里左右的道路卡點。
行軍隊列轉為作戰隊列,三個步兵方陣穩穩站立。配屬騎兵時刻監控敵人動靜,四門火炮被安置在左右兩翼,構成交叉火力,穩穩覆蓋陣前一里之內所有地域——平壤周邊地勢開闊,農田之間射界非常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