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日常政務,周青峰一般將不那么緊急卻最棘手的放在最后。今天的棘手報告只有區區幾頁紙,圖紙上粗陋的畫著寥寥幾筆,勾勒出一門火炮的外形,以及一個高鼻深目的西方人面孔。
這是安全部的情報員從遼東發回來的。在收到情報時,這名情報員已經犧牲。最近在建奴內部的情報體系出現毀滅性的損失,有一條線在幾天時間內死亡了十幾個情報員。
周青峰手里的幾頁紙是安排適合北面冰雪天氣的冰凰去獲取的。那個小蘿莉回來就說建奴那邊出現很大變化,漢人奴隸都被強行信了什么泰西人的教,跟在果阿的天主教很像,卻又有些不同。
在取回來的情報上,清楚的描繪了建奴在過去近一年時間獲得的進步。最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他們手頭多了許多火炮,還都是大口徑的重炮。犧牲的情報員繪制了這種火炮的外形,這絕不可能是建奴自己發展能獲得的進步,必然有外援。
“建奴高層似有共識,其畏懼我‘革命軍’迅猛增長之勢力,有意在近期內強行擴充軍隊發動決戰,遏制我方發展。”情報員留下的字跡潦草,看得出是在匆忙中寫的。說不定這無名之人在寫完情報后不久就遇難了。
在情報的第二頁,“明廷在向建奴大量提供鐵料,助其制造火炮火銃。有泰西工匠參與,半年間便有大小數百門火炮列裝。此外還有泰西軍伍之人助其訓練,軍勢已不可小覷。”
第三頁上甚至還留有發黑的血跡,字跡最是難以辨認,“泰西教士有洗腦之力,我漢家之人恐成順民。去年建奴糧食豐收,其兵力暴增,今年……。”
再往后,字跡就徹底看不清了。周青峰仔細辨認了半天,只能猜測情報員似乎要寫關于建奴獲得外援之事,只可惜其中語述不詳,叫人難以推斷。
“建奴,明廷,泰西。”周青峰看了看辦公室墻壁上掛的地圖,眉頭不展。
目前唐山的煤鋼聯合體正在建造當中,發展速度很快。只要這個聯合體開始投產,‘革命軍’的鋼鐵年產量就能迅速爬上十萬噸。而為了保衛這個突出在外的鋼鐵基地,‘革命軍’在去年下半年開始了第四階段的擴軍機會,準備將軍隊數量提升到十萬。
“十萬裝備燧發槍和新式火炮,有著完善后勤和指揮體系的軍隊。”周青峰捏了捏額頭,低聲自語道:“太貴了。”
自從有了洞天福地,‘革命軍’內部的人才缺口得到大大緩解。部隊指揮人員也被丟進去進行進修重造。可隨著近衛隊規模如同吹氣球般的擴張,合格軍官的匱乏問題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加嚴重。
十萬軍隊的消耗并不是一萬軍隊消耗乘以十,而是乘以一百!
規模大了,消耗暴增。那怕以‘革命軍’賺錢的速度,也對強力軍隊的消耗感到吃不消。畢竟他們的工業化才剛剛開始,工業品的價格還是太貴,農產品的產量雖然在暴增,可還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