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明軍自己就更糟糕。大明軍戶地位極低,食物低劣更是常態。從來就沒人想過要如何把士兵的肚子填飽。不少將官甚至流行一種觀念——當兵的平常不能喂太飽,喂飽了他們就不樂意賣命。只有戰前才給士兵好吃好喝和軍餉,這樣他們才會想著打仗。
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了民國,遺禍無窮。
今晚不管高鴻中在后方如何督戰,如何叫罵,如何催促,前頭的炮灰就是不動。任由他把嗓子喊啞也無濟于事,就連那些將官自己都不肯到最前頭去。一旦炮灰脫離將官們的視線,部隊的主動作戰能力便驟然下降。
這寒風天里靜坐了小半個時辰,高鴻中正在琢磨該如何應對。他想把指揮部隊的將官召集起來,逼迫他們親臨一線。可那些滑頭出發時信誓旦旦,必當爭先,現在聽到命令卻不予理會,反而說前線戰況激烈,無法脫身。
激烈個鬼,戰線上連廝殺聲都沒有了。安安靜靜的……
等等,不是安安靜靜。
風中傳來一陣呼喊,聽起來似乎是幾十上百號人在齊聲大叫。高鴻中豎耳傾聽,他原以為是對面的周賊人馬要勸降,可傳來的聲音卻是……,“‘天佑’軍的兄弟們,今個這天氣可真夠冷的啊,你們吃晚飯了沒有?”
吐血!
高鴻中差點從馬背上一頭栽下,他自己穿著裘皮大襖,吃著熏制的肉干,甚至在戰場上還能燒水泡茶喝。可他也知道今個‘天佑’軍到了大霉,近半炮灰沒吃飯——沒吃飯的原因正是白天挨了一通火箭彈,把小半的營地都鬧的雞飛狗跳。
就算還有些炮灰吃了飯,可從明軍轉化來的‘天佑’軍也提供不了足量的伙食。這天氣冷的叫人熱量消耗大,別說是炮灰了,就連裹著襖子的高鴻中自己都覺著冷了。他聽到風中傳來的呼喊,當即跳腳罵道:“周賊,無恥!竟然用這等卑劣的招數來動搖我軍心。”
“快,快,把薩滿神父派上去做彌撒。定然不能叫周賊這等詭計得逞。”如果說圍攻不成讓高鴻中心頭冒火,這陣前喊話就讓他額冒冷汗了。他不得不冒著風險到陣線前頭去,監督炮灰們的思想。
可高鴻中能管住‘天佑’軍的炮灰,卻管不住齊聲大喊的革命軍士兵。對面問候了一陣‘吃了沒’,接著又喊道:“‘天佑’軍的兄弟們,咱們都是漢人,何苦要為韃子賣命?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我們這里有吃有喝,你們放下刀槍過來吧。我們不為難你們。”
‘天佑’軍的漢人炮灰們正是又冷又餓,再強大的洗腦效果也抵不住這刺骨的寒風。他們聽到對面的呼喊聲,頓時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有的人朝‘革命軍’的防線探頭探腦,也有的看向身后方向督戰的將官。還有人餓的不行,豁出去般走了出來。
“誰敢走?誰敢走?”一名‘天佑’軍的游擊正急急忙忙的來巡視,看到真的有人丟下刀槍武器走出去,連忙抽出腰刀就要砍人,“誰也不許走,誰敢走便是死路一條。”
意動的炮灰們只能又縮了回去,可已經走出去的幾個卻不肯回頭。阻攔的游擊氣的哇哇大叫,追出來幾步就要將逃跑的炮灰就地正法。可這位剛剛把刀亮出來,對面百米外就連續響起一陣排槍,至少十幾發子彈全朝他身上招呼。這護體靈力一下子沒防住,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