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古人誠不欺我!”
客棧的二樓木窗前,盧象升和孫傳庭站在發愣。窗外的街道上排了長長的一條隊列,熙熙攘攘。不時有人想要擁擠上前,全靠執勤的士兵高聲喝罵和棍棒抽打才維持住秩序。
這隊列的盡頭是個京城的參軍報名點,大量年輕人正搶破頭般的想要加入‘革命軍’。甚至有些年紀大的也想混進去,卻被無情的驅趕出來。如此參軍熱情全是為了那五十畝地。為了土地,老百姓真是很拼命。
雖然‘革命軍’明確表示分配的土地不能交易,不能轉讓,不進行有效耕種或死亡后要被收繳回去。可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當是白給的土地,不要白不要,全都拼命的來搶。
只是想要入伍可不容易。只有體格健壯,生理心理都健康的適齡青年才能通過考核。而這年頭大部分人都體質差,‘革命軍’對兵役的體檢要求已經大幅提升,太差的壓根不要。
客棧的老板前幾日還叫嚷著‘誰愿意打仗誰去,反正我們老百姓不去’,可這兩天他為了能把自己兩個兒子送去當兵可算是跑斷了腿。‘革命軍’是區分城市和農村戶口的,城市里的人當兵不分田,可經商有稅收優惠,甚至直接分房子,同樣好處多多。
碰到這等場景,盧孫二人只能感嘆了。
過去大明的軍隊有多爛,眼瞎的人都清楚。好端端的誰也不樂意去當兵,因為軍戶天生就比平民低一級,日子過的牛馬不如。
現在這‘革命軍’可好,當兵有軍餉的,吃喝管飽,一年四季還有衣裳發。當兵一定年限還能退伍,不會把人一輩子困住。退伍了也優先安排工作,至少能到衙門里當個衙役,那日子真是美滋滋。
老百姓都會算計,有沒有好處都明白的很。至于什么建奴兇猛,那都不是個事。這年頭愿意搏命換錢的人太多了。死亡可不是最痛苦的,受窮更痛苦。
“大明就做不了這等事。明知道要死了,想救都沒法救。看看這些日子京畿一帶抄家抄出來的銀子就知道了。”盧象升在窗戶口看了半天,經歷了震驚,不解,無奈,再釋然。他嘆了又嘆,一屁股做到客房的床榻上說道:“孫兄,你說我們怎么辦?退隱么?”
退隱?這是在開玩笑吧。
一個十七八歲,一個二十出頭,這年紀就退隱?
孫傳庭苦笑的搖頭,他們都年紀輕輕,怎么會甘心退隱?
“盧老弟,為兄癡長幾歲,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兄弟我其實也有幾句話,如鯁在喉,一直想說。”
“這‘革命軍’周大帥行事乖張,看似兇殘……。”
“實則治理國家很有章法,做事極有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