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過繼來了,親王爵位沒有,給個國公爵位,比他們本來的爵位要高一點,那倒是有可能的,但也要看皇帝高興,人家要不高興給你國公爵位,你也沒辦法。
但國公爵位,跟郡王甚至親王爵位,可完全不能比,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的。
所以他們才一個勁地想薅燕王的親王爵位。
只是他們有時候想的太美了,覺得他們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卻沒考慮過皇帝可愿意讓他們得到。
就像劉太妃,之前皇帝已經拒絕過將燕王的爵位給她其他的孫子了,她還不死心,卻沒想過,也許會白忙活一場。
其實對劉太妃偏愛其中一個孫子,燕王的其他叔叔家,自然是不高興的,所以為了拉近跟燕王府的關系,一些人在來見琳瑯時,總會偷偷地跟她說劉太妃的不是,以為兩家處境相同,琳瑯會對他們的話感同身受,最后附和他們的話,拉近感情。
這些人之所以不高興,除了爵位的緣故,還因為錢的緣故。
前面說了,燕王這些叔叔家,有些人家爵位不高,俸祿不多,導致錢不夠用。
但劉太妃喜歡的那個人家,就要好多了,因為,劉太妃在宮里雖是小透明,但因年紀大,大家對她自然就敬著點,逢年過節的,她在宮里得到的東西,都是較多的。
雖然比不上那些地位比她尊貴的,但在同層次的,她是頭一份了。
因東西較多,她在宮里的消耗也較小,畢竟都是透明老太妃,誰還會消耗那么多,又不需要爭寵,也不用擔心太小透明,宮里御膳房給她的伙食太差,到她這個年紀,這個輩分,皇帝皇后都會親自過問,給她體面的,讓她不用擔心太小透明,有人能怎么著她。
這樣一來,她花錢的地方少,省下來的錢就多,于是得她喜歡的孫子,就能從她這兒得到不少錢用了,讓他們一家,雖然爵位是不怎么高,但手上的錢是多的,過的日子也比較好,導致其他幾家,看著就很不爽。
于是便借口這個,挑撥琳瑯跟他們的關系,這樣就算將來沒成事,張琳瑯還真活下來了,生了孩子,燕王爵位是她的孩子繼承,沒他們什么事,但她跟那幾家關系不好,等劉太妃過世了,那幾家就算不會倒霉了,起碼因跟燕王府關系不好,是沒法從燕王府得到任何好處了。
總比琳瑯跟他們關系好,讓他們在劉太妃過世后,還能從燕王府得到好處強。
當下就聽這位燕王的堂嫂跟琳瑯道“你們家,是嫡支之后,是咱們這一支的大宗,我們所依靠的存在,怎么娘娘每年,從不給你們家賞賜,卻給老二家賞賜,這不公平。”
這位燕王的堂嫂公公,也就是燕王的叔叔之前封的宗室爵位是鎮國公,她丈夫作為嫡長子,將來倒還能繼承國公,但,要是公公,甚至她丈夫從燕王這兒得到了親王爵位,那她將來就是親王妃了,這多好呢,所以眼看著琳瑯順利嫁了過來,其實她是相當不舒服的,只是她還有劉太妃喜歡的那一家討厭,所以這會兒便在琳瑯面前這樣挑撥了。
如果讓自己討厭的人,和琳瑯這個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對上了,斗個你死我活,那不挺好的
至于這個堂嫂口中的老二家,就是劉太妃最喜歡的那個孫子家了,也就是燕王的二叔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