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納方妃進宮的時候,皇帝雖然沒明著拒絕,但說了喪期不想納妃的話,結果方太后非要他把人收著,說先收著,以后再說。
皇帝看拒絕不掉,不想在剛即位時,就因為這事,跟方太后鬧僵,畢竟當時他朝政大事千頭萬緒的,太多了,哪有心情處理后宮的事,所以只能暫時應下,免得方太后鬧騰。
現在他即位有一年了,不是那么兩眼一抹黑了,有時間處理后宮的事了,所以當下便直接跟方太后說明情況了。
方太后聽皇帝這樣說,更懵了,當下又繼續一哭二鬧三上吊了,道“你表妹都嫁給你了,再領回去,讓人怎么看她,你這不是要逼她去死嗎”
皇帝聽了都不由無語了,道“那誰讓你當初非要將她弄進宮呢總不是朕逼她的吧這也能怪到朕再說了,我這也是為了她好,她好好的一個年輕姑娘,一直將青春耗在宮里,這不是耽誤了她嗎出去結婚嫁人生子,享受天倫之樂,這不挺好的”
“只要陛下肯寵幸她,她在宮里也能擁有這些,為什么非要她出宮嫁人,讓她經受一番磨難”方太后指責道。
皇帝淡淡地道“我不喜歡她,不想委屈自己寵幸她。反正我話已經帶到了,她要真不想走,也行,那就在宮里呆著,待遇什么的,不會變,但寵幸這種事,就不要想了。”
委屈自己寵幸了劉妃,已經讓他膈應了,但那沒辦法,畢竟劉首輔勢力還依然強大,他經營了一年,也沒能將他整下去,只能寵幸劉妃。
但方家錢家,可沒劉首輔那勢力,能壓著他被迫寵幸他們兩家的姑娘,所以他自然不會委屈自己寵幸兩人。
其實皇帝也不是想做忘恩負義的人,既然跟劉首輔達成了交易,他自然會完成。
劉首輔當時的條件就是他成功了,得納劉妃進宮,他覺得,他已經完成了交易,現在還要寵幸,甚至還想要孩子,這個孩子還必須是兒子,將來這個兒子,得當皇帝皇帝覺得,這超出了他跟劉首輔的交易范圍,劉首輔當時可沒說,他得做到這個地步。
其實劉首輔當時也不敢這樣說,畢竟直接說,我送你上位,將來你立我的外孫做皇帝,這野心也太大了,肯定會惹惱皇帝的,到時皇帝登基,一旦找到機會,肯定會收拾他,那他就要害了他女兒了,所以他當時當然不可能那樣說。
事實上,他當時找齊王,只是因為女兒喜歡齊王,才找的,他也并沒想過,非要立他的外孫做皇帝,只要讓疼愛的女兒滿足了愿望,他就滿意了。
但人都是得隴望蜀的,用皇位跟皇帝做了交易,順利讓女兒進宮后,他又覺得,自己在皇位爭奪中,出了大力,這樣,這個朝廷得自己說了算,下一代皇帝,得是他女兒生的,畢竟齊王的皇位是他給的,他憑什么得不到這些。
他的初衷變了,自然讓皇帝厭惡了,畢竟誰喜歡權臣,誰喜歡被人將下一代的事都安排好了呢,皇帝又不是傀儡。
如果做劉家的傀儡,什么事都不能自己作主,那還叫皇帝嗎根本就不是了啊,只是頂著皇帝的名頭罷了,劉首輔才是真正的皇帝。
那當初不當皇帝,只做個親王,還更好些,起碼想娶哪個女人,就娶哪個女人,還用得著委屈自己,寵幸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