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方太后可真能活,都快七十歲了,身體還倍兒棒,琳瑯覺得,沒有特殊原因,她可能還能再活十年。
所以方尚宮走的時候還遺憾來著,畢竟就方太后這身體狀態,她要不是年紀大了,還能繼續做太后跟前的紅人,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呢,要知道回家就是養老,可不像在宮里大權在握時那樣爽了。
但不行,她的身體狀態跟不上了,為了不犯錯,到時不但沒享受到榮華富貴,還被太后治罪,她只能離開了。
不但方太后的身體素質不錯,皇帝大概遺傳了方太后的長壽基因,身體素質也不錯,估計再活十年也不成問題。
所以那些皇子說實話,斗的有點早了。
有些還剛出生,母妃和外家就開始幫著斗的,真的太早了,導致不少人,在斗的過程中,下手被人發現了,然后打下去了。
這些年,冷宮可關了不少人,這些皇子的母妃進了冷宮,這些皇子自然落不到好,所以別說有母妃罩著得好處了,不少還被母妃和外家拖累了,要不然,要是老老實實的,只專注于別被人弄死了,而不主動害人,不會因主動害人曝光出事,這會兒也不會因母妃打進冷宮,自己也差不多是冷宮待遇了。
皇帝也無所謂這些皇子是什么待遇,反正他現在皇子多,有幾個待遇不好,過的不好,他無所謂,只苦了這些被母妃連累的皇子,導致不少人心里對母妃是有意見的,畢竟要不是她們搞事,他們現在也不會是這樣的待遇。
孫皇后看她兒子老大了,皇帝一直遲遲不立太子,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畢竟在她看來,她是皇后,她兒子是嫡長子,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該立她兒子做太子,憑什么皇帝說她兒子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然后一直拖著不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難道其他人的兒子就很好嗎不也是不著調的。
孫皇后覺得,就是皇帝喜歡那幾個小妖精,被那幾個小妖精迷了眼,想立她們的兒子做太子,才遲遲沒立自家兒子。
孫皇后這純粹是覺得自己兒子最好,然后想當然了,事實就是,孫皇后的兒子,的確不是好東西,然后還沒能力,皇帝自然不喜歡,而皇帝喜歡的,也不是那幾個她最嫉妒的小妖精的兒子,因為,既然是小妖精,肯定還年輕,但皇帝喜歡的兒子,事實上其母妃不算年輕了,哪里還算得上小妖精。
孫皇后的兒子養成了這樣,據琳瑯多年觀察,跟孫皇后本人有很大關系。
她從小就跟大皇子說,說大皇子是長子,也是嫡子,將來皇位肯定是他的。
大皇子被這樣的話語迷惑了,雖然孫皇后叮囑兒子,在外面不能表現出來,免得被別人聽到了,會對付他,但這樣的話說多了,讓大皇子養成了皇位就是他的想法,而一想到將來這天下都是他的,人不免就輕狂了起來,導致性格越來越糟了。
等長大了,皇帝遲遲沒立他為太子,大皇子也開始明白過來,雖然他是嫡長子,但要是不討皇帝喜歡,想當太子,也很難實現,因為父親不愿意的話,他就當不了。
自從認識到這一點,他一方面怪孫皇后從小那樣跟他說,給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另一方面又怪皇帝不立他為太子,覺得自己是嫡長子,皇帝憑什么不立他為太子。
既怪孫皇后,又怪皇帝,導致大皇子一肚子抱怨,人也越長越陰郁,看著就不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