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琳瑯便按之前計劃的,讓朝廷采購物資時,盡量用寶鈔交易,然后所有皇商用寶鈔交易后,交稅可以用寶鈔,這個舉措,果然讓皇商愿意用寶鈔了,畢竟只要能交稅,那寶鈔總還是有用到的地方的。
要擱之前,朝廷大臣可能會反對用寶鈔交稅,但因現在寶鈔信用差不多建立起來了,所以用寶鈔交稅,大臣們也不反對了,反正到時這錢用不了,就去銀行兌換物資,再用物資兌換成金銀銅唄。
其實大臣們著實沒想到,小皇帝搞的這個寶鈔,還真站穩了腳跟,沒搞成爛攤子,天知道他們之前看他一直搞基建,還怕他的攤子鋪的太大,會搞成爛攤子,需要他們幫忙收尾呢。
現在既然沒有,那他們也不會說什么了。
不過他們有些人心里開始嘀咕了,想著這個小皇帝,看起來好像不笨啊,畢竟那么小的年紀,竟然將大燕一直沒法用的寶鈔,給救活了,這也是奇了,小小年紀,有這么大本領,不可小覷啊。
于是有些人便不敢再把琳瑯當小孩子,不將她瞧在眼里了,開始重視起來了。
好在琳瑯一直沒怎么處理朝政,干涉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只是防備,沒多想。
而琳瑯這時已經有很多錢了,甚至還有了第一批抵押物之前有人為了賺錢,從銀行將錢貸出來,跑到外面放貸。
但這些放貸,有些人沒收回來,就算這些放貸的人有背景,也沒收回來,原因自然是借錢的人,身無分文了,怎么催債,也催不回來了。
而銀行,可是會按時收回錢的,這些借錢的人,可不敢拖欠皇帝的錢,所以有錢的人,就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還了皇帝的錢;那等沒錢但家里有田地的,自然就將田地或房子抵押給了銀行。
琳瑯拿了這些田地或房子,房子也就罷了,將之賣出去拉倒了。
但田地,琳瑯則會在收集到一定數量后,就會讓人去田地附近招租,招一些無田之人租種,不收任何租子,只要他能交稅就行了,但因田契不在對方手上,所以對方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能轉賣。
一聽說不收租子,愿意租的人自然有很多。
不過琳瑯控制著,一人最多只能租三畝,畢竟要不然的話,一大堆田地,讓同一家人租去了,那這家人還要直接成地主了呢,那她收攏田地分給人種,有何意義,不還是在兼并。
因琳瑯暫時收到的田地數量還不大,所以這個舉動,還沒驚動到那些重臣們,而宮女太監們,則不明白琳瑯將這些田地租出去的意義,畢竟哪有租給人種,連租子都不收的,只以為是像琳瑯說的,覺得這些田地太分散,太小塊,自己種不劃算,但空著又太浪費,所以便丟給那些沒田的老百姓種,沒懷疑琳瑯有其他目的。
處理了田地之后,手中還有錢,琳瑯打算除了搞基建,可以搞點別的事了。
一開始琳瑯手中的錢,只夠搞基建,但現在,有很多人跑來借錢放貸,導致她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了,這么多錢,那肯定得用掉,做點有意義的事,一直放在手中也不是個事。
當下琳瑯便打算造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