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這樣一群只知道撈錢的將領,讓他們來守衛大燕,這不是搞笑嗎
琳瑯早就想過收拾這群只知道貪錢,不知道報國的軍閥了,準備等北方棱堡修建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清洗那些盤踞在北方的軍閥,就像清洗掉朝中那些背后站著豪門大戶的文官集團一樣。
這兩方,文武集團,都是蛀蟲,掏空了整個國家,還嫌不足,繼續下去,北方進一步壯大后,這群蛀蟲肯定擋不住胡人南下,肯定會亡國,因為他們不會拼死抵抗,享受慣了富貴的他們,會想著,只要向胡人投降,就能在新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而胡人只怕也會這樣招降他們,這樣一來,誰會抵抗,這顯然不是琳瑯想看到的。
當下琳瑯便表示,海軍這次出海,可以不用國庫的錢,只用內帑的錢就行了,這樣就不會耽誤朝廷拿錢抵御北方了。
結果琳瑯就這樣說,這群文官集團也不同意,表示,國庫的錢太少了,現在北漠需要更多的錢守邊,讓琳瑯將內帑的錢拿出來,不要去弄什么海軍了,趕緊給邊疆的軍隊吧,看看戰報,又有胡人占了我們一塊地方去了啊,云云。
他們義正辭嚴地表示“內帑的錢,雖是陛下私人的,但,如果朝廷出了事,內帑的錢攢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啊,陛下,趕緊將內帑的錢,拿出來守衛邊疆,別再想去做什么開疆拓土的事了,要是我們自己的本土丟失了,開再多的疆又有什么用呢。”
要不是知道這群垃圾是為了讓自己的洋貨賣個高價,所以才阻止海軍出海,要光看他們的發言,還真以為這群人是赤膽忠心的呢。
文官就是這樣了,都是極會說話的,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任誰聽了,也不能說他們做的不好,他們一貫是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
琳瑯聽了他們的話,便淡淡地道“又有胡人占了我們一塊地方花了這么多錢,領土還年年丟失,守漠北的王將軍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啊,這樣吧,讓守鎮北關的張將軍將他換回來吧,至于鎮北關,讓京營的楊將軍過去,然后讓中部的方將軍來京營,至于王將軍,就去守中部吧。”
中部不是漠北,只要防民變就行了,安逸的很,既然安逸,想撈錢,除了克扣士兵,吃空餉,想向朝廷申請大筆軍餉,還開墾土地,自己做大地主,把士兵當佃戶使用,讓士兵幫忙種地,那是不可能了,也就是說,姓王的換到內地,收入會大減。
而琳瑯調換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這些人也有吃空餉之嫌,但起碼對士兵還算不錯,沒那么克扣,從目前琳瑯調查的情況看,比那個什么王將軍要好一點,所以琳瑯才準備這樣換人。
她暫時沒收拾軍方的人,所以在這些人中,她只能從垃圾中挑一些不那么垃圾的,派到邊關了。
當下被王將軍送了無數禮的京中諸人,聽琳瑯這樣分配,就開始反對了,道“北方形勢復雜,最忌臨時換將,到時出了事可怎么辦。”
但現在朝中已經有一些人是琳瑯的勢力了。
這些人之前是那種保持中立的人,因為看崔首輔和韓次輔勢大,只能保持中立,但現在,經過馬家蔡家等人倒臺,安插了一些人手進來后,第三方勢力漸起,這些人多是琳瑯覺得,還不錯的,所以這會兒琳瑯這樣安排,這些人就贊同琳瑯的安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