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皇后這么高興,要知道之前,皇帝寵愛慶妃,朝中一度風言風語,說皇帝想立慶妃的兒子做太子。
而這不是假的,是真的,因為皇帝對慶妃的兒子,的確很喜歡,要立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而這,讓皇后一度相當恐慌,怕自己哪天就會被皇帝廢了,然后慶妃當了皇后,慶妃的兒子成了嫡子,能當太子了。
結果呢,也是老天幫她,竟然讓慶妃出事了,就這樣子,慶妃的兒子只怕是做不了太子了,畢竟皇帝應該不會廢了她,立慶妃做皇后了。
而要是不立慶妃做皇后,她兒子想上位做皇帝,就算皇帝現在還沒討厭她兒子,也有相當的難度。
一想到慶妃不能上位做皇后了,慶妃兒子不能當太子了,皇后能不高興嗎?就是挨了點罵,也是高興的。
當然了,這事也有點后遺癥,那就是,宮里很快就風言風語起來,說這次的事,她是幕后兇手,因為,慶妃倒臺了,對她最有好處,且當時那事,她是沖在最前頭、跑去觀看現場的人,不是她安排的才怪了。
再說了,能在宮中組織這么多人辦這種事,除了她這個皇后,誰還有這么大能量呢?
有這種想法的,甚至不光宮里的人,連皇帝都有這樣的想法。
在訓斥她之前,就問這事,跟她有沒有關系。
皇后當然說不是她做的了,讓皇帝明鑒。
皇帝找不到證據,所以自然不能怎么著她,但還是訓斥了她一頓,且,顯然皇帝不相信她說的話,這從他之后連初一十五都不來她這兒,還冷處理她的兒子看的出來,看的皇后氣恨不已,畢竟這事真不是她做的——雖然結果她喜歡——皇帝怎么就能這樣對自己。
但這事她渾身是嘴也說不清,畢竟兇手沒抓到,而她嫌疑最重,皇帝自然能懷疑她。
——所以琳瑯覺得,這次的事,慶妃固然被人算計了,皇后其實也被人算計了。
表面上看,沒證據顯示這事跟皇后有關,但因皇帝沒抓到兇手,她就成了最有嫌疑的人。
雖然皇帝并沒放棄調查——皇帝將那幾個宮女內侍寫的關于那個戴面具人的長相,詳細地記了下來,顯然準備在宮里繼續搜查,當然了,是暗中搜查,明面上不會大肆搜宮,免得搞的人心惶惶。
皇帝被人當著面,這樣耍,顯然氣極了,非要將幕后之人找出來不可。
但琳瑯估計他很難找出來,所以皇后這個鍋,估計是甩不掉了。
可惜琳瑯不知道跟那幾人接觸的人是誰,要不然就算戴了面具,小蜜蜂也能將人找出來,因為,小蜜蜂的人臉識別功能,是能突破面具的,不光突破面具,戴了帽子、圍巾之類,照樣能識別。
而只要找到了這個戴著面具的人,就能找到兇手了——就算兇手不是戴著面具的人,也能通過戴著面具的人,找到跟她聯系的幕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