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信呢,最后安王還是打算將這下人打死了。
安王并沒將這個下人送官,因為,沒有強力證據證明,是這個下人害死了曹側妃,他怕送官,官方不會判她死,那怎么可以!他的愛妾沒了,總要有個人負責吧!所以他便自己殺了,反正他堂堂親王,殺個犯了大錯的下人,也不會有誰追究的。
雖然在最后關頭,那個下人到底還是將曹姑娘讓她下毒害安江王妃,最后不知道為什么安江王妃沒事,曹側妃和曹姑娘卻出了事,這事很古怪的話說了出來,企圖引導大家懷疑安江王妃,看能不能給自己謀條活路。
結果果然,別人都以為她是想甩鍋,故意這樣說,還是將她打死了。
當然了,就算安王相信她說的話,安王也不會放過她,因為,安王悲傷于曹側妃被人毒死了,那是要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的。
所以安王表面上雖然罵那下人說胡話,想甩鍋,但私底下,其實還是有點懷疑的,畢竟那人都快死了,應該說的不是假話。
如果說的是真話,那就像那個下人想的那樣,他肯定要想一想,為什么明明殺的人是安江王妃,最后死的卻是曹側妃和曹姑娘這兩個兇手,的確有點詭異。
所以之后安王便將琳瑯找了過去問話。
當然了,這都是悄悄的,沒公布,畢竟公開的話,別人可能就要問了,為什么沒頭沒尾的,要懷疑安江王妃,畢竟安江王妃處可沒搜出什么砒霜,相反,是在曹姑娘和那個下人處搜出了砒霜啊。
到時他能跟外人說,是因為曹姑娘想嫁安江郡王,所以便和那個下人,打算弄死安江王妃,然后曹側妃默許了,最后死的人卻是曹側妃和曹姑娘,所以他懷疑安江王妃不對勁嗎?
是個人都要覺得他有毛病啊,畢竟不去怪曹姑娘等人想殺堂堂一個王妃,卻怪王妃沒死,兇手死了,就覺得王妃有問題。
琳瑯看安王找她過去問話,一直關注著這邊情況的她,自然早就有準備了。
當下聽安王將那個下人說的話,說了一遍,然后道:“她本來是打算聽曹姑娘的話害你的,結果你一點事沒有,相反,曹姑娘和曹側妃出了事,她覺得這事可能跟你有關,你有什么話說?”
他也不說自己懷疑她,只說是那個下人懷疑的。
說完,他就盯緊了琳瑯。
他當年作為皇子,好歹在宮中生存了多年,他父皇,還有以前宮里位居高位的皇后、重臣們,他都是經常打交道的,深知上位者壓迫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怎么表現,所以這時便盯緊了琳瑯,看她可有一絲一毫的慌張,只要有,那肯定就是她做的了。
他覺得,在他這樣壓迫性的盯人下,一個民間小姑娘,是扛不住的,畢竟據他所知,他這個嫡出小兒子的媳婦,只是來自一個伯爵府,而且現在年紀還小,能見過多少大場面,哪能頂得住上位者的壓迫感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