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皇帝下旨殺的,而是斗起來,被人殺的。
看有皇子死亡,宮里其他有皇子的人開始害怕了,畢竟之前斗的再狠,皇子不會死,只是被廢為庶人,這讓其他人還能好一點,想著沒事,就算暫時斗敗了,廢為庶人了,只要人還在,也還是有再起來的時候。
但現在,人要是死了的話,那就是什么都沒了,這讓眾人能不擔心嗎?
當下有不少人上書,讓皇帝徹查此事,求皇帝嚴懲兇手。
宮里宮外都有不少人上書。
之所以這些人上書,要求徹查,是因為,這些人都覺得,這個皇子被殺了,肯定是汪貴妃干的,只要皇帝徹查,查出來是汪貴妃干的,那就算汪貴妃得寵,她做了這樣的事,大臣們抗議,皇帝也是保不下她的。
其實那個皇子的事,據琳瑯觀察,還真跟汪貴妃有關。
但也不能全怪汪貴妃,畢竟誰讓對方和他的母妃一直針對汪貴妃呢。
汪貴妃這人,別人沒惹她,擋了她的路,她都會收拾對方,更甭提惹了她了,她不反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那皇子就應該明白,惹了汪貴妃后,自己會有什么樣的遭遇,知道會有什么樣的遭遇,還敢惹,那也是他自找的了,畢竟要是他沒惹汪貴妃,汪貴妃弄死了他,那還怪不了他,是汪貴妃太毒了,但要是他先找汪貴妃的麻煩,然后被汪貴妃收拾了,他都沒抱怨的資格了,畢竟他要沒死,死的可能就是汪貴妃或她的兒子了。
估計皇帝心里都清楚這事可能是汪貴妃干的,所以看宮里宮外上書,要求徹查那個皇子的死因,不想汪貴妃出事的皇帝,選擇幫汪貴妃,而不是自己的兒子,當下便將那些人罵了一頓,說那個皇子已經查明,死于真的意外,不是誰下的手,還在這兒胡亂要求個什么,再有誰提這個事,一律以心懷不軌論處。
看自己這樣說了后,還有人嘀咕,皇帝便殺雞儆猴,懲處了一個提這事的大臣和妃嬪,看那大臣被貶,妃嬪打入冷宮,其他人不敢吱聲了,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而兒子都死了,皇帝還不當一回事,如此維護汪貴妃,自是激起了眾怒,不少人開始私下串聯,想一起扳倒汪貴妃,甚至有些人,開始對皇帝都有想法了,想逼宮,將這個一味寵愛妖妃作亂的皇帝拉下馬,換自己支持的皇子上位,反正歷史上也不是沒這樣的事,只要成功了,再也不用擔心皇帝維護汪貴妃,然后他們支持的皇子隨時有性命之憂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