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大臣們的這些討論,琳瑯才明白,為什么給先帝過繼了個安江郡王了,敢情不是給他過繼的,是給他老子過繼的,難怪她之前總覺得有什么地方想不通了,現在看大臣們這樣決定了,才終于明白,之前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哪兒了。
而安王夫妻顯然也是沒想到,朝上的重臣們,是這樣一個打算,當下不由愣住了。
雖然自己的親弟弟,且是跟自己感情較好的親弟弟當了皇帝,對他這個哥哥來說,肯定是件好事,但他是真沒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有資格當皇帝!他之前一直往他們的侄子輩身上猜,猜測著大臣們會給先帝過繼哪個宗室子做嗣子,哪知道大臣們一致決定,不給先帝過繼嗣子了,給先先帝過繼個兒子。
倒是安江郡王堅辭不受,說自己不知道怎么管理國家,做個閑散王爺就不錯了,不想當什么皇帝。
雖然做皇帝這種事,一般都要講究三辭三讓之類,但,安江郡王的辭讓,那是認真的,并不是做做面子工程。
而大臣們之所以選擇安江郡王做皇帝,還就是看中了他這份閑散的性格。
大臣們看過幾個較近宗室的情況,跟安江郡王同樣近的皇族,經過那一夜屠殺,沒剩幾個了。
所以這些人,大多像安王一樣,變成了承嗣長子,不好過繼給別人當皇帝的。
這些整支只剩一人的人,大臣們便首先排除了,免得將人過繼給了先先帝,絕了人家的脈,只找那些不是承嗣長子的人。
而這樣的人,可選擇的余地就很少了。
事實上,這樣的人就只有兩人,一個還只有幾歲,另一個就是安江郡王了。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也許立幾歲的人較好,畢竟人小,好控制,但,這孩子雖小,但已有驕縱的名聲在外了,將來長大了,就這性情,只怕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人。
倒是安江郡王,一直有閑散的名聲在外,眾人都知道他不愛俗務,只寄情山水,這樣的人,就算是成年人,也比那個小孩好控制多了,且,安江郡王的性格差不多已經成型了,而那個小孩的性格,可還沒成型,天知道將來會變成什么樣,他們可不想考驗自己的心臟,所以綜合種種考慮,最后決定選安江郡王為帝。
安江郡王看大臣們天天跪在安江王府門口,大有他不做皇帝,其他人全不合適,找不到合適的人的樣子,不由頭疼,為了消除這個麻煩,最后安江郡王還是同意了——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有大臣過來提醒他,要是他真的不做,現在大臣們推舉他為帝,他不做,以后新帝會對他心有芥蒂,到時別找他什么麻煩。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