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跑來巴結奉承孫家大房。
麗貴妃更得寵,其實巴結奉承麗貴妃娘家的人更多,只是,麗貴妃家可是三品高官,人家本來地位就高,普通人就是想巴結,也找不到門路。
哪像孫家大房,本來出身低,好巴結奉承,所以才會有一堆的人跑孫家大房巴結奉承,麗貴妃娘家表面上看,巴結奉承的人反而沒孫家大房那么多。
這么多人巴結奉承,要不是琳瑯一再敲打,讓大房的人不能因為她封妃了,就飄了,大房的人可能還真會忘乎所以。
也許孫大老爺年紀大了,穩重一點,還能沉得住氣,但他兒子,因為年輕,可能真的會飄了。
但因有琳瑯的敲打,還有孫大老爺的警告,家里上下才穩住了,沒飄了。
說起來,其實這是挺難得的,因為,孫家出身低,沒有家族底蘊,容易飄,不像麗貴妃娘家,麗貴妃進宮前,父親就已經是四品高官了,所以后來就算麗貴妃得寵,家里人因為之前就見識過榮華富貴了,所以能沉得住氣。
雖然沒飄,但琳瑯封妃,成為宮里三巨頭之一,大房上下還是高興極了,畢竟誰能想到他們家的姑娘,進宮后能混的這樣好呢。
要不是琳瑯說不能飄了,他們都想回老家祭祖,告訴祖宗這個好消息了。
當然了,順帶也是想讓老家的親戚朋友知道,他們家姑娘,在宮里當上尊貴的娘娘了。
要知道來京城這么多年,他們并沒派人回去祭祖,因為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還在嘛,這個事是由他們操持的,他們暫時還不用操持。
而相對于大房高興,二房的人就氣的不得了了,當下孫二老爺的兒女們氣急敗壞地責怪孫堂妹是怎么混的,怎么進去那么長時間了,就升過一次位份,一點用也沒有,害的他們為了等家里發達,等到現在還沒找親事,這要是家里一直不發達起來,他們的親事可怎么辦?
——其實家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想等著發達再娶老婆或嫁人,也有看情況不妙,趕緊娶了或嫁了的,但肯定也有死等的,就想著也許家里發達起來了呢,到時自己嫁或娶的早了,不是虧了。
這部分人,這會兒看大房越來越發達,自己家卻沒動靜,自然開始罵孫堂妹沒用了。
其實他們還想罵孫二老爺沒用,畢竟都當了那么久七品官了,怎么還不升官。
只是孫二老爺是他們的父親,他們不敢罵,所以便只罵孫堂妹。
一些人開始想跟大房和好了,之所以這樣想,自然是看琳瑯封了妃,越來越發達了,他們想沾上這個光,所以就想跟大房和好,到時就能打著我姐姐或我妹妹是宮中寵妃的名頭,在外面找一門好親事了。
但孫二老爺哪會如他們的意,上次去大房求和解,被羞辱的事,還歷歷在目呢,他可不想再被羞辱第二次,于是當下便跟眾人道:“你們不要著急,大房會怎么樣,還難說呢,琳瑯封了妃,就跟麗貴妃成了正面競爭,為父不覺得,麗貴妃會容忍琳瑯上位,到時要是將琳瑯怎么了,咱們現在跟大房和解,到時可就要被連累了。”
雖然麗貴妃想選幾個漂亮的秀女分琳瑯的寵這事,沒跟什么人說,但,孫二老爺不傻,知道麗貴妃肯定不會讓琳瑯起來的,所以便有這個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