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家族里的人,聽孫大老爺這樣說,不由呆了。
要是光孫大老爺說孫二老爺當年的事,他們可能還不信孫二老爺能做的那么絕,那么忘恩負義,但看孫貴妃得寵,孫二老爺竟然要送自己家的姑娘進宮爭寵,要說孫二老爺還是個東西,怎么看都不像了,畢竟,家里好不容易出了個得寵的姑娘,孫二老爺竟然想派姑娘進宮使絆子,拖后腿,想分孫貴妃的寵,想扳倒孫貴妃,任誰看,也知道孫二老爺不對勁。
更何況,當年沒成功,現在還往老家挑人,想送進宮跟琳瑯對著干,不管怎么說,這也不像是什么正經事吧?這不是內斗,自相殘殺嗎?
當下孫氏家族里的人就急了,畢竟好不容易祖墳冒青煙了,孫氏這是要發達了,不但家里有人考中了進士,還出了一個勛貴,一個得寵的娘娘,哪能讓孫二老爺這樣毀掉,于是當下便道:“那我得趕緊回去,阻止孫家二房搞這種事。”
他倒沒說去二房,敲打孫二老爺,因為他知道,孫二老爺是官,他是民,哪怕是族長,人家也不會甩自己的,所以只能回去,阻止孫二老爺從族里挑姑娘進宮搞破壞。
在自己的地盤上,阻止孫二老爺搞這種事,還是辦得到的。
當下孫氏家族里的人,便趕緊離開了。
天知道,要不是發生了這件事,他們還想在京城多呆一會兒,玩一玩的,畢竟好不容易來京城一趟,沒玩一下,那也太不劃算了。
孫大老爺聽了孫氏家族里的人的發言,自然是高興的,當下給了族里不少東西,讓他們回去買點族田,辦個族學之類,將來也能讓家族,有個長遠發展。
族里人拿著這錢,自然是感激不已。
孫二老爺雖然考中了進士,當了官,但幾乎沒怎么照顧過鄉梓,倒是大房發達后,不時派人回來修橋補路,其實光是從這一點來看,孫氏族里就知道,孫家二房的人沒大房的人好。
——其實是孫二老爺剛當上官,還沒發財,有錢,宮里的琳瑯就步步高升,然后孫二老爺要拿錢去宮里打聽消息,導致手頭沒錢,不說給老家修橋補路了,就是他自己跑官都沒錢,倒不是孫二老爺不想照顧鄉梓,博個好聽的名聲,實在是沒錢弄。
不過因為沒錢弄,便誤打誤撞地讓孫氏族里的人相信孫家大房說的話,沒誰覺得孫家大房在說假話,所以有時候,那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下孫氏族里的人回家后,將孫大老爺的話這么一說,大多數人家就不讓孫二老爺的兒子,將他們家的姑娘帶去京城,送進宮了,免得成了兩家交戰的炮灰。
他們可沒那個信心,覺得自家姑娘能比孫貴妃更得寵,畢竟要是進宮后容易得寵的話,孫二老爺自己的姑娘怎么沒能得寵,進了宮這么多年一直默默無聞。
事實上,要不是孫氏族人從京城知道了這個消息,要不然,他們都不知道原來孫二老爺的女兒,也在宮里。
當然了,還是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想著進了宮,要是真能壓過琳瑯一頭,自己家是不是就能像孫家大房一樣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