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名義上要為王朝開枝散葉,實際上就是皇帝忍不了三年不碰女人,所以在以日代月二十七天,算盡了孝之后,皇帝可以碰女人了,甚至三年孝期里也能有孩子,畢竟古代又沒法避孕,除非皇帝不去后宮。
但再怎么能碰后宮,能有孩子,選秀這種事,肯定也是做不得的,要不然肯定會被御史彈劾的,所以可以想見,三年內,宮里是不會有選秀了,這讓孫二老爺飛黃騰達的夢想,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年之后,這要是運氣不好,壽命不長,指不定還沒看到自己送進宮的姑娘飛黃騰達了,他自己就沒了,畢竟這么多年過去了,孫二老爺也有四十多歲了,而古人壽命不長,四五十歲過世的,比比皆是。
所以孫二老爺聽說太后薨了,跟琳瑯預料的反應一樣,當時就暴躁了,大罵太后早不死晚不死,怎么這個時候死,影響了二房發達的計劃。
這下好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房還能繼續比他們家發達三年,他們二房就算能發達,也是三年后的事了。
——其實可遠不止三年后,就算三年后他們將姑娘送進了宮,難道立即就能寵上天嗎?不可能,不說多,起碼也要醞釀個一兩年吧?這樣就是五年過去了。
只是他們不想想的那么遠,所以只看著三年內沒有超越大房的希望,就一肚子火。
其實,二房要在做官的事上努力,這么多年過去了,孫二老爺指不定也有六品甚至五品了,比孫大老爺的職務都要高了,畢竟大房的爵位品級的確高,但那是虛銜,真正的實權職務,還是孫大老爺手上的那份差事,而那也不過六品罷了。
只可惜,自從琳瑯進宮得寵,大房發達,孫二老爺便沒像原身世界那樣,專注自己的發展,天天盯著大房的發展,一門心思想給大房使絆子,倒是耽誤了他自己的發展了。
要說吳太后死了,二房郁悶,那最郁悶的人,自然是吳太后的娘家,吳家人了。
這會兒被關著的前承恩公——他的爵位在他坐牢后,給了他兒子繼承,所以這會兒承恩公已經變成前承恩公了——已經放出來了。
因為之前抓起來后,就將承恩公老太爺一直關著,等判了三年,加上他之前就關著的時間,讓承恩公老太爺在牢里沒坐多長時間,就到了期限,放了出來。
結果剛放出來,還沒來得及繼續猖狂呢,他姐姐吳太后就死了,讓他失去了一個大靠山。
雖然說,他是皇帝的舅舅,按理,就算他姐姐死了,他是皇帝的舅舅,照樣能囂張地活著的。
但,外甥跟姐姐,那能一樣嗎?姐姐會無條件對他好,外甥可就不一樣了,甚至,要是看他鬧的太厲害了,讓皇帝厭煩了,指不定會找他的麻煩。
就算明面上不找他的麻煩,私底下讓他病著,在家里養病,沒事不要出來,他就沒辦法了,畢竟皇帝的命令得遵守。
要是他姐姐在,他自然不用擔心皇帝敢下這樣的命令,但現在他姐姐沒了,皇帝要是煩了他,還真能下這樣的命令,沒殺了他,那都是看在他是舅舅的份上了,要不然,要換了陌生人,像他這樣弄死了那么多人,早殺了。
所以,吳太后死了,二房固然郁悶,吳太后娘家承恩公府就更郁悶了。
甚至不光是前承恩公覺得沒了姐姐這個靠山郁悶,便是承恩公府其他人,也因為吳太后死了郁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