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信,兩個姑姑家,肯定不想這筆錢,讓外人賺走了,他們肯定想自己賺,所以不會讓琳瑯請人照顧老兩口,而是想自己照顧的。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自然不止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的。
娘家現在發達了,兩個女婿家也曾派人進京,想看看能不能沾點光。
大房給了他們一點錢,二房則是連搭理都沒搭理,就被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代二房拒絕了,說是二房現在到處都需要錢,幫不到他們。
不怪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代二房拒絕了,這還真不是二房要求他們拒絕的,而是他們本來就不想給兩個女婿家什么好處——雖然二房本身也的確不想給他們錢,畢竟他們連供養了他們三十年的大房,怕他們吸自己的血,都將人趕走了,更何況沒給他們提供過幫助的兩個姐妹家了,怎么可能給他們好處。
其實二房說兩個姐妹沒給他們提供過幫助,那就假了,畢竟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連大兒子都舍得利用,讓他們一家供二房讀書,怎么可能放過兩個女兒,畢竟在古代,重男輕女,連精貴的兒子都能利用,怎么可能不利用女兒。
所以兩個女兒,不但在出嫁前,也是要一直幫家里掙錢,供二房,還被老兩口在嫁人時,狠狠宰了一把——將她們嫁給了給聘禮最多的人家,而不管對方人家家風好不好,女婿對女兒好不好。
而這筆聘禮,不用說了,自然全給了孫二老爺一家花用。
兩個女兒的聘禮加在一起,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么多錢,鄉下人要好多年才能賺到,再加上她們婚前給家里賺的錢,怎么能說兩個姐妹沒給二房提供過幫助。
只是他們不想反哺對方,所以不想承認接受過她們的幫助罷了。
當然了,主要也是因為,二房當年,不是從兩姐妹手上拿錢,是從孫老太爺手上拿的錢,所以二房的人,便理直氣壯地不承認,他們得到過兩姐妹幫助,只說他們是孫老太爺供養的。
事實上,二房當年之所以將大房一家人趕回去,多多少少也是因為,他們心里覺得,他們不欠大房的,他們吃的用的,都是孫老太爺給他們的,又不是大房直接給他們的,所以怎么能算大房供養了他們三十年?
在他們看來,父母在不分家,大房賺的錢,本來就該交給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
那錢到了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手上,那就是老兩口的錢了,父母的錢,想分給誰,就能分給誰,他們分給了二房,二房只用感謝父母辛苦供養他們就行了,憑什么還要感謝大房一家人?要在之后發達了,反過來供養大房?
只是之前需要用到大房的時候,他們心里就算這樣想的,也不敢這樣說,怕大房聽了氣倒了,到時不供養他們就不好了,所以當年沒發達時,他們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反正面上什么都沒說。
雖然面上什么都沒說,但他們心里是這樣想的,所以在之后發達了,便理直氣壯地將大房一家人趕走了,之所以這樣理直氣壯,就是因為他們心里不覺得欠了大房的。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