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九口人,只分到了這個四合院兩間半房子——位于四合院的倒座房靠邊位置,兩間半房子分別是本來的兩間,以及將倒座房跟左廂房之間空的地方蓋起來的半間。
為了住下這么多人,那是將兩間房子隔成四小間,然后李爺爺李奶奶、李父李母、李志國夫妻、琳瑯姐妹各一間屋子,李志國夫妻的孩子,大的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睡,小的跟李志國夫妻睡,那半間房子,則弄成了廚房加飯廳,平常洗澡也在這個地方,一家人住的特別的逼仄,當然了,這時候的人家住的都這樣擠。
本來就擠了,哪里還擠的出來一間房讓她住?不可能的,肯定得在外面租房子住。
李母看向李父,李父雖不支持琳瑯出去租房子住,也怕不安全,但跟琳瑯說的一樣,家里也沒地方塞得下,所以李父道:“家里的確勻不出來地方,但外面住也不安全,所以還是先將就著吧。”
李母道:“就是將就也沒用啊,秋蕓不是說要招贅,到時招來的女婿住哪兒?還有老大夫妻的孩子,也一年比一年大,到時再跟大人一起住,也不合適,所以得弄一間房子出來了,要不然將來還是住不開。”
李母知道,要不說為了李秋蕓和李志國夫妻一家,光自己女兒要房子,李父是不會幫忙的。
果然,李母這話一出,李父、李志國夫妻、李奶奶等人就考慮上了,尤其是李奶奶,想著也是,大孫女到時招女婿進門,總不能再跟琳瑯住一間屋子,是要給琳瑯再折騰間房子出來。
于是李奶奶看了眼李爺爺,道:“將我們那間屋子隔成兩小間,其中一間給琳瑯住吧。”
對李奶奶的建議,李志國夫妻是沒什么意見的,畢竟他們的孩子越來越大,而且他們還年輕,指不定哪天又會生一個孩子,的確需要地方,所以弄一間屋子出來給李琳瑯單住,將來等李琳瑯結婚嫁出去了,那房子給他們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住,的確是可以的。
李秋蕓就更沒意見了,畢竟她能獨占一個大屋子,那是再好不過了,就是有點遺憾,以后不在一個屋子住,再偷李琳瑯的東西有點難了。
而李爺爺想著將來遲早還是要將房子分隔成更小的給幾個孩子擠,所以也沒意見。
倒是李父道:“你們那間屋子本來就不大,再隔也太小了,干脆將那間正房之間隔開的挪一下,重新隔出三小間,這樣起碼也能大一些。”
這里說一下倒座房兩間房隔出的四小間的布局。
李爺爺李奶奶前頭住的是李父李母夫妻,而李志國夫妻前頭住的是琳瑯姐妹。
倒座房的布局是,每間房寬三米五,進深六米,就是二十一平方米的樣子。
之前就是在中間隔一下,變成兩個差不多十平方米的屋子。
十平方米的屋子再隔成兩小間,那也太小了,所以李父李母提議將中間之間的隔斷挪一下,重新隔斷,也很正常,這樣,一間差不多有七平方米,就算去掉隔斷占的面積,六點多平方米還是有的,比之前的不到五平方米總要好一點。
李爺爺李奶奶聽了李父的話,自然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