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公安來的時候,院里的鄰居們就瘋狂打聽李家發生了什么事,畢竟好端端的叫來了公安,這肯定是發生什么大事了啊,要不然尋常人家不會叫公安上門的。
聽說李秋蕓丟了李奶奶給她的八百塊,鄰居們早聚在一起議論紛紛了,有說李家怎么老是丟錢的;有說李奶奶怎么這么偏心,其他人都不給,只給李秋蕓的;有賭李家三房兒子兒媳婦什么時候來的,畢竟李奶奶這么偏心,給孫女八百塊,三房兒子兒媳不吵才怪了;有說李母脾氣太軟了,不知道為女兒爭取利益的;有說看不出來李奶奶竟然攢了這么多錢的,等等,議論的話題太多了,反正李家這事,估計能給這附近的人提供一個月的話題。
這會兒看有公安找他們問話,自然是將他們知道的話全說了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前一段時間,琳瑯的錢被偷了的事。
公安聽說李家還發生了一起錢財被偷的事,便詢問了起來。
鄰居們七嘴八舌地說出了當日的情形。
“琳瑯那丫頭說是秋蕓偷的,秋蕓說自己沒偷。”
“聽說有六百多塊,還有各種票幾十張。”
“琳瑯那丫頭當時哭的好慘,本想找公安的,她奶不讓她報警。”
“我看八成是秋蕓那丫頭偷的,要不然她奶不會阻止她報警,你看,今天她的錢被人偷了,報警,她奶就沒阻止。”
公安聽了這話,自然又去問李家人情況。
李秋蕓自然說自己沒偷。
雖然公安覺得她顯的有些心虛,但通過一些盤問技巧得出結論:這姑娘可能真沒偷。
而琳瑯則在公安問她今天沒提起自己錢被偷的事時,便將自己覺得事情過去很多天了,現場已經完全破壞了,找公安也沒用了,且,她奶以死相逼,不讓她報警,她不好再提這事說了。
公安同志又盤問了琳瑯幾句,沒看出破綻——顯然,聽鄰居們說,琳瑯的錢丟了,然后李奶奶等人阻止她報警后,公安同志雖沒證據,但覺得琳瑯有作案動機,所以便多問了琳瑯幾句。
之所以懷疑琳瑯有作案動機,自然是因為,之前她的錢被人偷過,她懷疑是李秋蕓偷的,然后跑去偷李秋蕓的錢,想將自己的錢弄回來,是有可能的。
不過就像在李秋蕓沒問出什么一樣,在琳瑯這邊也沒問出什么。
事實上,李秋蕓的破綻要比琳瑯多多了,雖然試探之下,覺得這個李秋蕓的確沒偷到錢,但看樣子對方的確偷了,就是沒偷到罷了,倒是他們懷疑有作案動機的李琳瑯,反而看起來一點破綻也沒有。
因琳瑯這個受害人沒有報警,民不舉官不究,所以公安也沒揪著李秋蕓不放,讓她交代有沒有偷過琳瑯錢的事,這讓李秋蕓不由松了口氣。
雖然現場早破壞了,她確信公安現在要想調查,是肯定調查不出任何結果了,但她還是擔心公安會揪著這事不放,到時她的錢沒找到,倒是她被公安發現,她曾偷過琳瑯的東西,要抓她去坐牢,那就不好了。
幸好公安沒繼續揪著不放,這讓她能不松了口氣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