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便準備跟李母離婚的事。
但他跟李母一樣想的,也想讓李母主動提出離婚,怕自己主動提,李母會鬧,找他要錢,那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無論是琳瑯,還是李母,都不可能主動提離婚的。
跟李父想的一樣,她們也不想成為主動的一方,到時被李父找麻煩。
好在新人急于上位,會在后面催促李父,所以琳瑯不用著急。
至于李母,李母還不知道這事呢,也不知道李爺爺李奶奶不久就要中風癱瘓,她就更不急了,只想著慢慢來就行。
果然,有丁萍——就是那個新人——催促,再加上李秋蕓、李志國、李爺爺等人說李母不好,李父縱然不想主動提離婚的事,最終還是先開了口。
當然了,他也不是突然就提離婚的事,而是在家庭矛盾爭執時,裝作受不了李母的樣子提的。
什么家庭矛盾呢?還不是為著錢的事。
之前不是李奶奶給了李秋蕓八百塊,然后李秋蕓的錢丟了,吵吵,最終讓所有人都知道李奶奶給了她八百塊的事,導致三房一家要李爺爺給個交代嘛。
李爺爺答應了要給交代。
既然答應了,那自然就要實施了。
當下李爺爺找李秋蕓要錢,說要回來重新分配,免得三房的人鬧。
李秋蕓氣死了,罵他,說她錢丟了,他不安慰她就算了,還要找她要錢,這是什么爺爺!她沒有,不可能給。
李爺爺重男輕女,不像李奶奶,不給李秋蕓錢花,既然不給李秋蕓錢花,那對李秋蕓來說就是沒用的人,既然是沒用的人,李秋蕓自然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也不會敬著他,這會兒看李爺爺找她要錢,自然是想罵就罵了。
李爺爺看李秋蕓說沒有,還罵她,自然在心里大罵這丫頭大逆不道,想著也就是新社會,她敢這么罵他,要擱在以前,他肯定要押著她跪祠堂!
一邊想著一邊盡量忍著怒氣道:“你沒有,那也沒關系,以后就從你工資里扣,直到扣滿八百塊為止。”
雖然八百塊很多,可能要扣兩三年,但沒事,只要能將這個窟窿填上、給三房一個交代就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