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蕓故意說這樣的話氣李母。
李母看李秋蕓剛剛還殷勤地求著自己,轉眼看自己不答應幫忙,便一副丑陋嘴臉,不由無語,想著所以說,自己不答應李秋蕓的要求是對的,就這樣品性的人,她敢答應幫她做事,將來還不知道會被她怎么找麻煩呢。
當下李母聽了李秋蕓的話,便冷冷地道:“所以我離婚離對了,要不然還要在李家被你罵呢,現在好了,我終于過上了不用被人天天罵的好日子了,倒是你,聽說現在的丁萍很厲害,你不敢罵她,想來你最近一定過的不太舒服吧,畢竟像你這種喜歡罵人的人不能罵人了,心里肯定不會舒服,看到你不舒服,我就更舒服了。”
“你!……”李秋蕓也是沒想過,李母現在竟然變得這樣牙尖嘴利了,不由氣的漲紅了臉,指著李母就要罵她,卻見琳瑯走了進來,道:“你想干什么?這是我媽家,你還當是在李家呢,還跑到我們家罵人,信不信我抽你?”
李秋蕓看看琳瑯,再看看李母,覺得一個人打不過琳瑯和李母兩人,也不敢繼續罵人了,便恨恨地離開了。
雖然離開了,但由誰幫忙帶孩子的事,還是要快點弄,因為她已經出月子了,產假馬上就要沒了,要去上班了,不弄不行啊。
她也曾想說服她丈夫曹立辭職在家帶孩子的,但曹立那是肯定不干啊,李秋蕓月子里搭把手帶兩個孩子,就累死他了,以后還要一直帶,怎么可能。
李秋蕓覺得自己真是命苦,別人的孩子,有公公婆婆帶,或者有自己的父母帶,她呢,招贅了,按理說,父母該帶的,結果,父親指望不上,母親不在身邊,她真是太命苦了——她就沒反思過,這不是她自己之前在李父跟前一個勁地拱火,將李母這么老實可靠的后媽趕走導致的嗎?要不然,李母就會像在原身世界那樣幫她帶孩子了。
不過像李秋蕓這樣的人,是從來不會反省命苦是自己導致的,只會氣恨,一恨李母不幫忙,二恨李父將她媽離了,畢竟她媽要是沒被離了,現在肯定能幫她帶孩子。
最后李秋蕓沒辦法,只能在親戚里找了一家,一個月給二十塊,讓對方幫忙帶,她呢,早上將孩子送過去,晚上接回來。
不熟悉的親朋好友人家,只要愿意找,給二十塊錢,肯定找得到愿意幫她帶孩子的,畢竟不是誰家都有小孩子需要帶,肯定有人家兒子還沒結婚生孩子,然后自己也沒工作,閑著的,能幫忙帶的。
她也顧不上那人家品性怎么樣了,就盼望著對方能幫她帶到兩歲,到時孩子大一點了,就能上她所在紡織廠的托兒所了。
其實托兒所再小的孩子也能收,只是她不放心罷了,所以便想讓別人幫忙帶到兩歲,孩子大一點,會說話,會走路了,再放進托兒所,那樣自己也能放心些。
現在放在親戚家,因為這個親戚家跟她去紡織廠是順路,所以接送倒也挺順路的,中午她在紡織廠吃過午飯,還會去親戚家帶一會,順帶喂點奶。
她上午下午不在的時候,如果孩子餓了,就讓親戚家給孩子喝點奶粉。
除了要花二十塊錢,讓她心痛,還有對親戚品性有點不放心——但總比托兒所好,畢竟托兒所的人她更不熟悉——之外,也算解決了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