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確實擺了一個埋伏圈,但這個埋伏圈是否愿意拿出來打殺五百余人,從而引發兇國人大軍在后方沖鋒打擊,這只能看指揮官的抉擇。
埋伏戰需要依靠地利,大多數情況下是以多打少,這種打擊并非像山賊一樣打擊一次就能撤回去,而是涉及了大量人員的調整,一旦沖出后就回不得頭。
指揮設伏軍團的將官當下應該是極為難受了,畢竟這和推衍中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場伏殺是個錯誤!”
張學舟不斷掃視四周,并沒有發現三位圣地之主的身影,新帝則是心緒難于平靜。
他此前擔心大漢軍團被葬送,等到混入兇國人軍團中聽了喊話,清楚了事情遠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糟糕,他那位母后確實沒異心。
但這場伏擊在軍團中的保密性遠遠不足,在當下已經欠缺了主動性,開始進入了兇國人的節奏中。
諸多或主動請纓者又或被選出的將官更換了新馬,又極為擅長奔襲,想圍殺的難度極高,但凡奔襲拉扯一段時間就能完成與兇國主力軍團的匯合。
原來的伏殺陷阱反向被利用,新帝還真擔心統帥軍團的韓安國等人中計。
策馬從這片狹窄的草原中奔行沖過,兩側山谷中并沒有沖出大量漢軍將士,新帝才勉強將心中的緊張放下。
但隨著遠遠處一個城映入眼中,他心中猛地又提了起來。
馬邑城并不大,但前朝大將蒙恬在這兒筑城,城墻足有二十米高,幾乎僅次于附近的雁門關城墻高度。
此刻的馬邑城樓上吊著一顆還有溢血的頭顱,城門已經被推開,還能聽到城內的煙霧和火光,又不乏有人呵斥與砍殺的聲音傳出。
“探子提及重鼎已經捆綁上了馬車,入城后的廝殺在其次,護著重鼎離開即可!”
最前方的大單于喊話,他右臂舉起揮下,眾多騎兵已經揚起手中兵刃不斷策馬沖向城門口。
高空中妖禽開始俯沖,眾多妖王亦變換著妖軀沖鋒。
“真的是拿九龍鼎做誘餌!”
新帝擔任的百長職位最低,沖擊時也被安排在沖鋒團第一陣線。
等到此前在最前方引領的大單于指揮后轉向后方,兩人幾乎縱騎跑在最前方。
這種情況搞的新帝都有幾分懵,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沖刺,看看沖入馬邑城后是否能與伏兵匯合。
城中充當誘餌的九龍鼎很快就進入了眼中,九龍鼎附近廝殺不斷,數十人倒在了血泊中,便是拉車的馬都被砍斷了腦袋在地上抽搐。
“怎么打?”
縱馬離九龍鼎越來越近,新帝覺得自己此時此刻與指揮大軍的韓安國沒區別,這場伏擊戰到底要怎么打。
血泊中躺著的人不是裝死,身上不僅僅有鮮血橫流,肢體也被砍斷了,這些死人沒法指望忽然站起來反殺。
新帝的人已經沖刺到九龍鼎附近,但九龍鼎附近的伏殺精銳還不曾顯身,他想完成匯合都沒辦法參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