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太尉府麾下六成將士的出動,又涉及了三十萬人馬的調動。
馬邑的伏擊戰以模仿李牧兵書案例作為開始,也以不斷變動欠缺將領抓到機會而結束。
調動的大量人馬并沒有在伏擊戰后快速打散,而是不斷派駐各處邊防。
對程不識等人而言,這場伏擊戰不是打一打就完事了,后續會存在極為猛烈的反撲,只有他們這些人駐扎邊疆才能勉強頑抗。
“夫子術法實力大漲了!”
“我進入天人狀態應對燭九陰一具化身都顯得困難,這種實力有什么用!”
張學舟沒插手如何應對反撲,他也沒有開口做任何建議。
沉悶療傷了三天,他才等到離開武州塞的馬車,也見到了一起伴隨離開的董仲舒。
皇太后邀請了部分修士高手進行協助。
譬如水貨李少君,又譬如董仲舒,還涉及了大漢境內三十四位各區域的高手。
除了董仲舒,一些修士高手在伏殺戰中表現并不亮眼,但更多是大部分修士高手壓根趕不上。
這些人平常坐馬車出行,哪能在顛簸山路縱馬奔行,更無需跟上不斷變化的戰場的急行軍。
戰場上人沒見到多少,撤退時倒是將諸多人湊在了一起。
張學舟精神狀態不好,也懶得理睬人,只有董仲舒馬車靠近才主動進行了溝通。
他贊了一聲,董仲舒則是滿臉苦笑。
術法再精妙也需要境界術輔助,儒家的境界術差了一籌,他連切割燭九陰陽魄化身都費力,更無需切燭九陰真身。
想適應各門各派的術法,儒家的境界術必須中庸,這種境界術欠缺了法力的雄厚,也欠缺法力的精湛,從而導致術法打擊力、控制力等方面要素不足。
低境界術時的表現尚不算明顯,但踏入頂端后就存在難于扯平的距離。
董仲舒并非孔圣人的天生神力,也沒有孟圣的術法如神,哪怕他當下的實力超出了曾經的轅固和申培等大儒,又具備極為特殊的天人合一狀態,董仲舒和燭九陰依舊存在明顯的差距。
“等到夫子踏入真我,那必然是另一副景象”張學舟道。
“若非我踏入真我失敗,我也不至于應下這樁禍患事!”
董仲舒連聲苦笑。
張學舟等人惹了道君的禍事,也遭遇道君報仇不隔夜的報復,但董仲舒的報復并不在當下。
董仲舒都能想到燭九陰的報復步驟,他必然會被燭九陰掛到通緝令上。
高昂的報酬不僅僅會引發大妖和兇國高手潛入大漢王朝行兇,還會引動大漢的高手反水。
如果沒有高郵水府可以躲災,董仲舒還真會有幾分惶惶。
“恭喜夫子湊齊再次沖擊真我的丹藥”張學舟恭賀道。
“三顆上品造化丹和一顆極品造化丹罷了,這缺丹之事只能拿命來搏了!”
董仲舒嘆了一口氣,直接出了皇太后邀請自己的報酬。
沖擊真我境失敗的代價很高,如果沒有皇太后的丹藥相助,董仲舒覺得自己需要躺數年才有可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