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學校人去樓空,網絡上關于楊米爾斯通解被求出的熱度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關于春節假期的各種討論。
理學界從沒有停止創新,人文學界自然也如此。
比如今年華夏就創造性的開辟了除夕是否放假全憑老板良心的試驗性舉措。總之理論上是不放假的,但是建議又或者說鼓勵老板們給員工放假。
用豆豆的評價便是,今年研究假期的這些專家們大概是跟今年的春晚導演有點仇。
這是讓無數打工人在路上過除夕,這樣家里的老人正好電視都不用開了。
好吧,只能說大佬們的想法是很好的。
大概是覺得廣大老板們肯定會聽取建議,給勞苦大眾多放一天假。
唯一沒考慮到的是,人家是否會聽勸。
畢竟這個群體中許多人連法都不太放在眼里。如果人人都聽勸的話,勞動仲裁部門每年也不會有那么多案子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幾號放假甚至春節放不放假對于研究所里的人來說是無所謂的。
反正他們都沒假。
不過普通人雖然對楊米爾斯通解沒了興趣,但在世界學術界論文依然在爆火著。
論文上線也就一個多月,已經被下載了十多萬次。
有分析說起碼百分之八十的下載量都是物理學家貢獻的。
尤其是每年有機會去的那些物理學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對喬澤的新代數很感興趣。
就好像喬澤正在做的事情,新的數學工具如果融會貫通,往往能讓他們通過模型找到一些還沒發現的物理規律。
華夏同樣如此。
但這顯然很難。
想要從最基礎的開始把在超螺旋空間代數的一系列定理跟公式都推導出來,是個很龐大的工程。喬澤的論文中的確推導了一些,但遠遠不夠。
可以理解為不管是報告會還是論文里,喬澤都沒有去論述新代數的數學原理,更沒有去詳細論述新代數里的概念跟方法,唯一的實際案例研究只有對楊米爾斯方程的轉化跟剖析。
所以對于喬澤之外的其他人來說,想要把這種新的代數理論融會貫通,就好像一個人跳過了小、初、高的基本數學知識,直接從高數開始學起。得先把整個高數要學習的內容都學完了,然后再把小學、跟初、高中的數學知識給推導出來。
難度可想而知,這也直接導致了許多人最近很煩。
比如燕北大學的張洪才已經快被學校物理學院那些老教授煩死了,年都過不好那種。
也不知道誰傳出去的,學校里就他跟喬澤最熟悉。
好多搞物理研究的教授、研究員甚至老院士都找上他打聽喬澤打算什么時候把新代數的一些基本規律都給總結出來。
呵
這是真看得起他。
他倒是有喬澤電話號碼,但人家壓根就不怎么接電話啊
發郵件倒是回了,五個字,近期無計劃。
想到之前陳遠志答應過他,可以讓喬澤來燕北大學開一場報告會。
于是他又開始積極跟西林工大溝通。
學校倒是表示同意,只要喬澤愿意去就行。
但到喬澤這邊又碰壁了。
回應還是之前那個五個字,近期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