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黑暗山脈的豺狼人氏族向來各自有各自的地盤,它們是一種有領地意識的生物,除非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去其他氏族那里劫掠。
正因為這種領地意識塑造了豺狼人的文明生態,讓它們很難真正統一,還停留在氏族制,而最接近統一的時代就是在一百多年前的第四次黑災。
傳說般的咬骨之王如天降的神靈一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整個豺狼人氏族扭成了一股繩,又借著黑災的契機以一次又一次的大勝給豺狼人塑造了超過領地意識的最基礎的種族認同。
那是這個文明第一個越過氏族之間的仇恨與地盤的爭奪,所有的酋長與督軍們都在咬骨之王的指揮下向著同一個目標發起沖擊。
事實證明,團結起來的豺狼人是可怕的,尤其是在它們這群餓狼被一頭獅子統帥的時候。
掀翻了大半個大陸并非它們能做到的極限,如果當初咬骨之王再謹慎一點,如果它沒有貿然分兵導致自大又殘暴的督軍焚燒了精靈的森林,那么一百年后現在的局勢早就大變樣了。
然而每個文明崛起的機會就那么多,而豺狼人毫無疑問已經失去了那個美好又短暫的時代。
當咬骨之王于污穢沼澤神秘失蹤后,這個剛剛學會團結的文明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再次分裂。
盡管之后的幾任自稱為“咬骨之王繼承者”的家伙也在竭盡全力的模仿咬骨之王的手段,試圖重新統一各部落,但它們并沒有腓烈的手腕和力量,它們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也不過一年三個月的時間。
在那段混亂的時期過去之后,豺狼人們就形成了如今這個局勢。
目前主宰黑暗山脈的五大氏族咬骨、血疤、鞭尾、劈爪和斷牙控制著整個豺狼人社會的絕大部分力量,剩下的中小氏族則依附于這五個大氏族周圍,形成了一套類似于“氏族議會”的粗糙體制。
這樣的體系比起咬骨之王時期的萬眾一心當然差得遠,但相比曾經的內部對立顯然還是有進步的,從這一點來說,咬骨之王的離去對于豺狼人而言并非徹頭徹尾的災難。
它們確實從勝利和失敗中學到了一些東西。
雖然不多。
在這個體系之下,咬骨氏族自詡為正統,繼承了咬骨之王直系血統的它們擁有最多精銳蠻兵,實力最強;血疤氏族是狩獵之主的眷族,它們是豺狼人文明里的祭司階層,控制著絕大部分狩獵祭司和信仰事務。
鞭尾氏族是最好的狩獵者,擅長馴養座狼,控制著黑暗山脈最富饒的一片綠洲群。
這是三個最主要的核心氏族,而劈爪氏族以巫毒起家,擅長用毒,當年咬骨之王掀翻大陸時使用的瘟疫就是它們制作的,因為同為“施法者”的緣故,劈爪氏族和血疤氏族走的很近,是“政治聯合”。
最后的斷牙氏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它們這個氏族的成員生活在黑暗山脈最貧瘠的一片區域,性格強硬、保守且頑固,它們不愿意踏出黑暗山脈去其他地方,因此在咬骨之王麾下也不被喜歡。
第四次黑災時其他氏族都出去吃香喝辣,就它們被留在黑暗山脈守衛“祖地”。
但因為那場恐怖的失敗,導致斷牙氏族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在咬骨之王失蹤之后的混亂中大肆收編了很多走投無路的小氏族。
它們能位列五大氏族真的是因為能打,數量多而且從不和其他氏族虛與委蛇。
沒人喜歡斷牙氏族
在苔蘚山谷里屬于斷牙氏族的領地也是最小的,甚至其他酋長督軍開大會的時候都不會叫它們。
這個氏族是豺狼人社會中的“邊緣者”,它們的存在感非常低。
就如這次黑災的發動階段,沒人去通知斷牙氏族,既然它們想要守在祖地,那就讓它們繼續留在這個該死的貧瘠地獄里繼續爛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