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掌柜恭維道“不愧是小臥龍,一語中的。”
李勇擺擺手道“掌柜莫要說笑了,在下不過是個未及加冠的毛頭小子,哪里敢與臥龍先生媲名”
其實他也反應過來了,那西蜀自不必說,楊懷忠可能是在圍剿王均的時候故意這么宣傳,如此可動搖神衛軍軍心。
畢竟你們這所謂叛亂我朝一個少年在千里之外都預判到了,朝廷亦是早有準備,所以兵變未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失敗,何必垂死掙扎
李勇在了解到西蜀戰事的詳情之后,也肯定這神衛軍軍心動搖,是這么快就被平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神衛軍無愧神衛之名,其戰力在西南那幾路當為翹楚,楊懷忠在早有準備,而且集結了將近七州聯合的兵馬情況下,依然勝得有些艱難。
若非是對方人心浮動,王均等人甚至在戰與降之間搖擺不定,沒能抓到符昭壽更是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恐怕還要更加艱難。
當然,李勇故意安排人提前在那一帶為自己揚名,以增強自己那錦囊的說服力,也是一個原因。
故而西蜀那一帶如今流傳著李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傳說,甚至因為他們是親身經歷過兵變叛亂的,對于李勇又是從未見過,蒙著一層面紗反倒更好想象,于是李勇在此的名聲比江南那邊還要喊得響亮。
據說有人開了一間鏢局,自稱是鎮南鏢局西南分局,幾次護鏢竟然都得了蜀中綠林通道的面子,后來被楊懷忠親自帶人上門拿了,才被拆穿。
也可想見,如今李勇這名頭在此地之響亮。
而在東京汴梁這里,據這掌柜所說,還是近一個月才傳揚開來的。
這一個是蜀州平亂的消息傳過來,皇帝的圣旨南下又加了一把火,還一個,卻是三國演義也終于在李勇并沒有刻意往這里推廣的情況下傳過來了。
這其實也是李勇有意為之,因為東京此地與其他地方不同,作為如今大宋都城、天下中心,東京不僅常住人口多,每日來往流動的人更多,而且此處商貿繁盛、娛樂發達,如三國這樣的經典故事,如何能不受到歡迎
既然有市場,那肯定就會有人開始說,說的人多了,流傳越廣,又形成了一定的風尚。
所以根本都不需要他主動助推,自然而然就會在此流行起來。
根據掌柜的說法,如今東京汴梁城里,大到教坊瓦市,小到茶樓酒館,反正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談論三國的故事。
說書先生無疑是最高興的,因為李勇為了故事的流行,最開始免費的給錢塘那些說書人發冊子這也導致故事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失真”,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版本來,有不少人因各種原因往里面加料。
現在東京比較通行的一個版本,跟李勇的“原版”都相距很遠了。
無他,三國本是金戈鐵馬、男兒熱血為主的故事,可是從五代十國混戰過來的大宋百姓,實在是太渴望平靜穩當的日子了,對于故事中的戰亂反倒沒有那么大的熱情。
不過英雄故事從來少不了受眾,再加上三國本就是江山美人,只是他們將美人的那一塊增加了一些,倒也正符合這大宋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