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背叛了卻又能投向誰呢
吐蕃,還是折家
限于情報信息的完全不對稱,趙恒畢竟不是那種生而知之者,再加上李勇過往已經樹立了一個能力超群、忠于大宋的形象,此時倒是很容易便取信于他。
之后他卻沒有多問什么,只讓李勇先回去看看家人,也免得讓他那兩房妾室說他這個皇帝不近人情。
至于西北的事情還有他的詳細經歷,等回頭還可以慢慢再說。
其實李勇通過皇城司的那些屬下已經將大部分事情都交代回來了,只是一些說不清楚的細節問題,還需要他編一套說辭來給他們一個交代。
而等見完了李勇,趙恒心情一片大好,立刻便去了劉婉住處,與她分享了此事。
上回他就跟劉婉說起了自己的煩惱,劉婉也知道他心里面對李勇有了戒備,如今這誤會解除了,他開心也是理所當然的,于是陪著他小酌了兩杯,兩人便一邊說著話一邊和衣睡去。
一夜無話,第二日趙恒召集政事堂、樞密院、六部繼續就燕云十六州收回的事情展開爭論。
尚書柯政一力主張立刻出兵拿下,同平章事李沆卻堅決反對,而是要徐徐圖之,因燕云一帶如今對大宋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杵在遼、宋中間的特殊地理、戰略價值,而非是其本身。
倒不如先派兵駐守此處,以庇護的名義先將各處關隘占下來,之后再慢慢想辦法融入其中。
樞密院也認為,此時局勢尚不明朗,蕃兵與遼國的后續沖突會如何發展還不得而知。
這時趙恒便干脆將李勇請出來給他們現身說法,眾臣工這才知道這個被皇帝派去了西北行使非常之事的皇城司副指揮使居然已經回來,而且也帶回了更詳細真實的消息。
“什么遼帝、蕭太后都被俘虜”
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有著絕對的震撼力,因遼國封鎖消息,雖然也避免不了泄露出來,但蕃兵那邊沒有明確宣揚,他們當然也無法確定是真是假。
但李勇就是從那位吐蕃王身邊回來的,他親口這么說了,那肯定不會有假嗯,質疑還是要質疑一下的。
柯政便盯著李勇澹澹道“李副使,若是你所言當真,那不知道吐蕃王那邊,對遼帝、蕭太后一家是作何打算”
李勇卻是面露憂慮道“此次蕃王是聽了我的勸說才肯對遼國上京突襲,也是因為女真那邊有人串聯。但他并不愿與遼人撕破面皮,故而還是會將遼帝拿來與他們互換。”
趙恒忙問道“換什么”
“幽云十六州”
殿內君臣一片嘩然,樞密院眾將紛紛議論道“他們要幽云十六州做什么”
“那邊與西北并不接壤,又多是漢人不是胡人,那位吐蕃王難道還想讓遼國或是咱們幫著他托管”
“我看這分明是故意與咱們過不去,他既然能與遼人做交易,為何不能與咱們做交易。想讓遼國用幽云十六州去換他們的皇帝,難道又想用幽云十六州來換咱們的”
這話說著說著,自然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就算趙恒沒反應,周遭同僚那殺死人的視線也足夠提醒到這話是如何的不合時宜。
不過李勇的心里卻是暗贊了一句,這誤打誤撞的,倒是讓說了個正著。
還真就是要用燕云十六州來換一個皇帝,甚至對他來說,連西北、蕃兵那里都可以放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