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里,只明確提到了兩個地址,一個是秦楠下鄉插隊的淮北,另一個則是冬冬寄養的蘇州。
但在查資料的時候,李勇卻發現這部戲就是在魔都拍攝的當然本來也是魔都制片廠出品的。
影片一開始,就有一個魔都市中心俯瞰的鏡頭,后面還有蘇州河上的三觀堂橋、新閘路石門路口、淮海中路常熟路口、外灘、外白渡橋等地方的取景。
在乍浦路橋上的畫面,背景中出現的大樓就是魔都大廈。
女主角秦楠所在的地方,則大致是當時南市區的某個弄堂,其中還出現過當時魔都很流行的一種三輪卡,俗稱小烏龜車。
再加上秦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坐火車去往蘇州看兒子,以這個年代的交通條件來看,似乎也只有魔都周圍能有這種條件了。
當然,秦楠之所以要隔一段時間才去,估計不完全是太忙或者嫌麻煩,她心里肯定也是想常常和兒子見面的。
只是火車的班次大概有限,票價估計也不便宜,所以她每次都要隔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去。
雖然飛機直接飛到了魔都,這里距離秦楠所在的地方應該更近,但是李勇考慮再三之后,卻沒有先去找秦楠,而是打算先去蘇州看一看這里的兒子。
雖然繼承了這個身份,理論上來說,他們確實有血脈關系,但他并沒有對這孩子有太多的個人感情,之所以這么選擇不過是覺得最有利罷了。
如果他先去找秦楠的話,肯定不會有什么收獲,現在的秦楠對他心里肯定是有恨的,不把他轟出來就不錯了。
甚至秦楠說不定還會先跑回去護著冬冬,不讓他見兒子。
所以他就得曲線救國,先找到冬冬,告訴他自己是他爸爸,然后稍微培養一下父子感情。
等到和孩子的感情差不多了,他媽媽那邊不說是水到渠成,最起碼難度也是大大降低。
其實李勇本身其實還是蠻喜歡小孩子的,當然不是那種熊孩子,也不能是太小的,說白了,他只喜歡小孩子的單純可愛,不喜歡附帶的那些麻煩。
所以他之前一直沒想過找女朋友更沒想過結婚生孩子,對他來說兩個人一起搭伙過日子都嫌煩,何況是要個更需要他去照顧的孩子呢。
而電影里的冬冬就很符合這個要求,不會很小,長得還算可愛,也挺聽話的,以及最重要的,缺少父愛。
“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
這才是完美的詮釋啊,李勇就是要通過補足冬冬缺少的那一份愛,先獲得他的認同,然后再去攻略秦楠,難度絕對低很多。
不過雖然這么說,但那部電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其實很少,蘇州那么大,哪怕是在鄉下,但類似的場景太多,遠不像魔都這里好分辨,真要去找一個小孩子也無異于大海撈針。
這個年代又不像是后世,只要到當地部門電腦上一搜,就能找出來了。
“哎,之前還是沒計劃好啊,難道要去碰運氣”
這畢竟是別人編的電影故事,而且只是一個大背景下的愛情故事,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基于現實,自然不會有那么嚴格的世界背景的塑造。
能夠通過場景辨認出具體地點,還是魔都足夠出名,景點又夠多,電影中出現的標志性的地區和建筑也足夠顯眼,但是蘇州那邊的畫面本就那么一點。
甚至電影拍攝時候是不是真到了蘇州去取的景都不知道,只不過在這電影的世界肯定是這樣罷了,那他也就只能沿著這個方向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