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而李勇也沒有要求大家全都公開,不愿露面的就不露面了,只要他這邊記著一份,那些人也不擔心他會說出去。
說出去對他有什么好處呢?
其實,在另一方面李勇也在積極與另一部分武裝取得聯系,這就是為了更長遠的考量了,只是這個就沒法寫出來了。
而這時候,隨著時間的發展,外部的形勢也終于惡化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七月末,北平、天津先后失陷;8月,日軍一名軍官帶兵強行闖過滬市虹橋機場警戒線,被守軍擊斃。
日方便立刻以此為借口,挑起事端。
13日,國軍奮起反擊,淞滬會戰正式爆發。
日軍先后調集約30萬兵力,在飛機、坦克、火炮的掩護下,輪番向滬市發動進攻。
國內軍隊也先后出動70余萬兵力,一次次打退日軍的進攻。
8月30日,寶山保衛戰爆發,國民革命軍第18軍98師293旅583團第3營中校營長姚子青率部與敵鏖戰七日七夜,終因寡不敵眾,血灑疆場,壯烈殉國,時年28歲。
但姚之死非但沒有擊垮滬市軍民抗戰的斗志,反倒令內外上下凝聚一心。
這其中,以“愛國記者”何書桓為首,在多位愛國人士資助下創辦的《戰報》的宣傳效果不可忽略。
同樣的,李勇建立的這個聯絡點,在此時也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只是這樣的情況日軍不可能一點察覺沒有,或者應該說他們可能早就已經盯上了李勇,只是之前因為種種原因也一直引而不發。
為了避免直接牽連到依萍她們,李勇也是及時帶著聯絡站一起轉移并轉到了地下。
這時候他在各租界的人脈關系,以及他手底下那支地下勢力開始發揮作用。
甚至借著這個機會,他還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勢力。
滬市現在最大的黑幫是誰?
毫無疑問是杜月笙,秦五爺在他面前不夠看,李勇對比他也欠缺了不少發展的底蘊。
不過在這種特殊時期,作為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募集委員會主任的杜月笙,一定程度上與李勇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只要處理得好,雙方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
事實上,李勇沒有通過貿易公司和洋人的關系將觸角伸到各處碼頭這些相當于是杜月笙等黑大佬的自留地,已經算是一種示好了。
在這種時候,攜手抗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都可以暫且放一邊。
當然,李勇知道按照目前的情況,還是無法阻止日寇鐵蹄踏入滬市的進程。
等日軍占領后,接下來的斗爭形勢會更加嚴峻,甚至他以后和依萍她們見面都得小心注意。
好在是他的照片、個人信息并沒有怎么流傳于外,畢竟他很多時候都是居于幕后,這種時候反倒是何書桓更危險些,畢竟他之前拍攝虹橋和寶山的戰場照片,以及更早的綏遠抗戰,早已讓他名聲大噪,必然會引起日軍的注意。
何況他本身還有南京外交官家庭的背景,日寇或許不會直接殺了他,但是想方設法抓住他,誘他投降,再拿他來當馬骨卻是很有可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