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兒子被捉奸,理虧了,兒子也只是挨了頓打,甚至對于劉錫彤來說,這個不學無術的逆子吃這一次教訓,要是能夠讓他長點兒記性,從此改邪歸正,反倒是好事情。
至于面子、官聲,只要外界的輿論能夠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讓風聲傳得太廣,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波及到自己,那在他看來都無關緊要。
別說是這個時代了,就算是放在傳媒業發達,群眾發聲、監督的途徑更多的時代里,對于所謂的民意說不理照樣是不會太理會的。
只是李勇心里本就對劉家父子不齒,對劉錫彤也是毫無敬意,根本就沒有打算放過對方。
他的態度已經展示得很明顯了,劉錫彤不管是因自己被冒犯,還是為了保全兒子,自然也不可能放過他。
所以李勇更不會抱有什么僥幸心理,也不會將主動權拱手相讓。
面對劉錫彤的要求,他只是淡淡回應道:“劉巡撫,這畢竟是在下的家事——倒不如這樣,咱們各退一步,劉巡撫將貴公子帶回去好好管教,我這位夫人也留在家里,由我自己來管教。否則真要是對薄公堂,傳出去對你我都不太好聽。當然,我有把握管好這賤婦,就不知道劉巡撫能否管得住你這個犬子?而且這種事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在下可以不再追究此事,但劉巡撫也需要給出一個態度……”
倒不是關心詹氏的安危,而是李勇心里很清楚詹氏只有留在他這里,才能作為一個證人和當事人,對劉家父子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要是讓劉錫彤帶回了衙門里,回頭他要是殺人滅口,或者屈打成招讓其來反咬李勇一口怎么辦?
劉錫彤就算這時候沒有這方面的念頭,等回去讓劉海升一攛掇,也難保不會升起類似的想法。
所以詹氏必須要留下來,也必須要控制在他自己的手里。
而且通奸這個事情,其實也算是民不舉官不究,就算是告到了衙門里,最后給他定了罪,處罰多半也就是杖責。
當然,在這個時代,因為有“三綱五常”的存在,對女人有三從四德的要求,對于她們犯了錯誤的處罰一般也會比較嚴重,尤其是在出軌這種觸犯了道德底線的事情上。
既然有貞節牌坊,那相應的對于不貞潔的,也是要明正典刑的。
詹氏遭罪那是她活該,李勇不會同情,可要是因此讓劉海升反而有機會逃過懲罰,那當然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劉錫彤聽到李勇所說,倒是眼前一亮。
雖然他其實已經想到了將詹氏帶走以后,也能堵住她的嘴,然后想辦法將此事翻轉,免得自己平白留下一個把柄在李勇這半點兒不敬他的人手中,總是一個隱患,但這樣確實也有些麻煩。
然后他又有些懷疑地看著突然好像轉變態度開始服軟的李勇,一時也搞不清楚他是突然清醒了,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開始怕了,所以要亡羊補牢,還是以退為進,心里又要打什么鬼主意。
如果是后者,他現在要做決定就得更慎重一點。
偏偏李勇還要催促道:“劉巡撫,在下已經是退讓許多了,劉巡撫莫非還不滿意,非要鬧得天下人盡皆知曉此事不可?若是這樣,在下也不……”
劉錫彤終于不再猶豫,點點頭道:“不不不,就依你所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