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但其實城里不少人已經醒了,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勞作。
在這個時代,普通人大多沒什么娛樂活動,早睡早起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個時候,一隊人高舉著火把敲鑼打鼓,還高喊著本來就是最近城內熱門話題相關的一句話,涉及到了其中的幾個人物,真是想不吸引人注意都不行。
盡管劉錫彤之前下令將貼滿全城的告示都揭下來,還嚴禁百姓們討論此事,可在那之前,該看到的人都看到了,差役們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守著,百姓們私下議論,或者關起門來自家里說說,他們又如何能夠控制得住。
還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因為太過偏僻,差役們都不一定會去,但李勇安排的那些人卻會去,所以有些告示其實還保留著,照片也在跟著流傳。
所以雖然明面上看著,對于此事的討論減少了,可實際上,相關的流言仍是在繼續傳播。
甚至因為禁令,讓一些人起了逆反心理,反倒更熱衷于去傳播和擴散這個消息。
而另一方面,因為劉錫彤安排人編了另一些相對有利于兒子劉海升的版本進行對沖,導致的結果卻是坊間有了更多的版本和流言。
畢竟他能編,其他人當然也能編,甚至在有的版本里,還變成了劉錫彤、劉海升父子一起與詹氏通奸,妥妥的大丑聞,然后還有的說那楊乃武為了前程將妻子獻于巡撫之子,因巡撫未兌現諾言而惱羞成怒,與劉氏父子決裂之后才開始爆料的。
結果就是傳播越久,范圍越廣,版本也越多,后面的人聽到的和前面的人已經相差了不知道多少個版本了。
凡此種種,對幾個當事人的名聲、名譽當然都有損害,甚至對于楊乃武的實際損害可能更大一些。
畢竟詹氏是閨中婦人,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劉海升紈绔子弟,名聲本就不好,而劉錫彤作為巡撫,官大一級都壓死人了,這些平民百姓哪敢公然跟他叫板?
反倒是楊乃武此前各種做好事積累下來的名聲,現在快成了笑話。
李勇對此很清楚,但他沒有急著澄清,漫說這些議論壓根不會影響到他,這也可以是為了之后的反轉做的鋪墊。
最要緊是,提前澄清未必管用。
而此時,這些人看到了這樣的情景,自然免不了好奇,到底又有什么新情況?
于是沿路聽到動靜的人都走出來,圍觀的、指指點點的,街道兩旁都陸陸續續有人圍攏上來,甚至到后來不少人干脆跟在隊伍后邊,打算跟著一起去巡撫衙門湊個熱鬧。
如果只是個別人,大家心里可能還會有點兒虛,可先有人帶頭之后,眼看著人越來越多,就會有從眾心理,想著法不責眾,而難得碰上這么一次熱鬧,不去看看心里可就留下遺憾了。
有人還想著拉著楊府的下人問問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但他們其實也說不清楚,畢竟自己也是等于被生拉硬拽過來的。
壓根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要去巡撫衙門鳴冤,而這是李勇這個男主人的吩咐,他們作為奴仆也不敢不聽。
這樣的喧嘩當然也對昏死的劉海升有影響,本來他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醒來,但這么大的動靜,而且一路被抬著,在那擔架上顛簸得難受,這要是還能不醒來,那就不是昏死而是真死過去了。
此時他身體的狀態比起昏死前當然也要好多了,主要是傷口的血止住了。
這給劉海升止血,也是李勇的手筆,真要是讓血就那樣不停滴滴的流,萬一他扛不住人沒了,那這出戲可就演不下去了。
甚至為了保險起見,李勇還渡了點真氣給他,讓他至少不至于在這個晚上就暴斃。
就不說讓他活著還要繼續折磨,就說這次要把事情搞大,劉海升還活著就比死了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