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無聊,拿起報紙翻看,發現上面有與他有關的內容。
新聞標題正確看待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號召力。
雖然知道看了可能心里很不舒服,但貝爾還是忍不住了看具體內容。
“這幾年,好萊塢最火的男明星,除了兩個湯姆、威爾史密斯和約翰尼德普等傳統勢力外,還有例如克里斯蒂安貝爾和馬丁戴維斯等新興勢力。
前者憑借兩部蝙蝠俠電影,尤其黑暗騎士的巨大成功,贏得了眾多影迷的支持,隱隱有成為巨星的趨勢,但想要跨入巨星門檻,靠的不是虛假的名氣,而是實打實的市場成就。
兩部蝙蝠俠電影看似為貝爾的巨星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則這基礎空虛的如同天上的云彩,看起來很美卻一踩即破。
貝爾跳出蝙蝠俠系列之后,出演了兩部一線制作,分別是終結者2018和法老與眾神,前者制片預算高達2億美元,北美票房只有1億多一點,后者制作預算16億美元北美票房不可能超過5000萬美元,這是兩次名副其實的票房慘案
這兩部影片證明了一件事,離開蝙蝠俠之后,貝爾的號召力實屬一般,他并不具備扛起一線大制作男主角的能力,巨星門檻尚未摸到,已然夭折。
黑暗騎士熱映時,貝爾的影迷曾經與馬丁戴維斯的影迷在互聯網站發起過一場論戰,討論兩位主角誰對影片票房貢獻更大,前者認為是貝爾,畢竟他出演的是男主角,而馬丁戴維斯只是個男配角。
這場爭論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有了明確答案馬丁戴維斯的號召力勝出不止一籌,不說盜夢空間這種投資上億的一線制作,連消失的愛人和疾速追殺這些中等規模投資的項目,其各種反響也完爆貝爾的兩部大制作
真心建議,貝爾以后不要再碰一線大制作,那不是你的領域”
后面那些內容,實在不想看了,貝爾合上報紙扔到了一邊。
他接下摩西這個角色的時候,就知道法老與眾神最初是馬丁戴維斯看好的項目,搶下這個角色也是想證明,自己的大片號召力,并不比那個混蛋差。
想的很美好,結果異常悲慘。
貝爾非常清楚,法老與眾神的失敗,基本上斷絕了自己的好萊塢巨星之路。
以后很難有公司和劇組會找他出演一線大制作的男主角。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貝爾最難接受的一點,他不如馬丁戴維斯
想到這里,貝爾的心理防線又有要松動的跡象,趕緊調整思緒,不再去想這些。
馬丁那個混蛋,已經成了貝爾的夢魘。
門從外面打開,經紀人進來,看到貝爾臉色不太對,趕緊問道“要不要我送伱去看心理醫生”
貝爾擺了擺手“不用,不用,只要不看到馬丁戴維斯那個混蛋,我很快就能恢復。”
經紀人了解貝爾的心理癥結,說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貝爾看了眼旁邊的報紙,問道“我還有成為巨星的可能嗎”
“有,不過要慢慢規劃。”經紀人先寬慰一句,再說實情“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一些麻煩,片酬最高的那些一線項目”
貝爾說道“等拍攝完黑暗騎士崛起,我想離開洛杉磯,離開北美,安靜一段時間。”
經紀人從辦公桌上拿起一份資料“正好,我手里有一個來自東方的電影項目,要不你過去看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